《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武进区庙桥小学 石榴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读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
教学重难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一、情境导入
1、师: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森林王国正在举行“夺红旗比赛”,大象爷爷也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比赛,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呀?
师:好,现在我们就出发。
2、师:正准备踏进森林,忽然长颈鹿走来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喂!要想进来先对口令。”说完一只小乌龟举着牌子跳了出来,牌子上写着一些算式:
36 ÷ 4 =
9 × 3 =
8 × 3 =
24 ÷ 6 =
48 ÷ 6 =
8 ÷ 2 =
师:老师读题一人说得数,全班一起说说想的是哪句乘法口诀。师:小朋友们真棒,连长颈鹿都笑着说“口令正确,通过!”
二、探究新知
师:咦,前面有只小松鼠蹲在地上掉眼泪呢,它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小松鼠哭着说:“我遇到难题了,你们能帮帮我吗?” 小朋友们愿意吗?
师:我们小朋友真是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啊!
1、 2 × 3 × 4
(1)师:仔细观察这道算式,它和我们以前看到的算式有什么不同?(指名说)
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称为“连乘”(板书:连乘,齐读)
(2)师:这个算式可以怎么读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师:那这道题该怎样算呢?小组讨论一下,稍后请小组长汇报。
(4)请小组长汇报,电脑展示过程2 × 3 × 4 =24的计算过程。指名再说,师边说边板书:在计算时我们一般把先算的2 × 3的结果6写在下面,再算6× 4 =24。全班齐说计算过程。
2、36 ÷ 4 × 3
(1)这道题又有什么特点呢?(指名说)这样的算式我们叫做“乘除混合”。(板书:乘除混合 齐读)
(2)师:这题你会读吗?在小组里读一读。有不会的或者读错的请组员帮助一下。
(3)师:这道题可以怎样计算呢?自己先思考一下,同桌在互相说一说。
(4)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讲给小松鼠听一听?(学生说时,老师展示36 ÷ 4 × 3=27)
3、小结
师:回顾刚才我们解决的2道题,每题都是几步运算?(两步)我们用几句乘法口诀完成一道题目的?(2句)
师:两步计算的题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呢?
全班讨论交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板书: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齐读)
4、教学试一试:
同学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一幢房子,这时房子里传来动听的声音:欢迎来到聪明屋!进来坐坐吧!
(1)48 ÷ 6÷ 2 =
(2)8 ×3 ÷ 6 =
师:第二题是什么样的算式?(乘除混合)第一题呢,你们知道吗?(指名回答,板书:连除,齐读)这两题就要考考我们聪明的小朋友了,有信心吗?请同学们用我们刚刚的方法完成书上85页的试一试。做完的小朋友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指名回答,全班校对)
5、师:看这4道题目,有连乘,有连除,还有乘除混合,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板书补充完整课题)“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巩固新知
师:我们小朋友帮小松鼠解决了所有问题,这时小猴子蹦蹦跳跳的来到同学们面前,说:听小松鼠说你们都很聪明,又乐于助人,这是真的吗?那我考一考你们,来回答我的问题吧。
1、男女生分组完成(口答),比较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2、小猴很佩服我们小朋友,请我们吃蛋糕呢!
想想做做1:独立完成,指名回答,想这3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小猴子伸出大拇指说:你们真棒!
3、吃完蛋糕,细心的小猴又为我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水果!不过要想吃到水果,可要先把水果上的题目做出来。
想想做做的第2题:指名板演,其余小朋友挑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做在自备本上。
16 ÷ 4 ÷ 2 =
2 × 4 × 9 =
6 × 3 ÷ 9 =
32 ÷ 4 × 9 =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吃完水果,大象爷爷出场了,说:下面我们要来最后一关夺红旗比赛了(分组完成,全班同学团结一致夺红旗)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玩的高兴吗?通过这次与小动物夺红旗比赛,你们收获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
师:看见我们要离开森林王国,小松鼠舍不得了,它又跑到我们面前,要我们猜猜它的年龄。
括号里的数是小松鼠的年龄,你能猜出小松鼠今年几岁吗?
81 ÷ 9 ÷( )= 3
六、板书设计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 × 3 × 4 =24 36 ÷ 4 × 3=27
乘除混合教案 石榴(1).doc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