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2-01-1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许维燕

《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

武进区庙桥小学 许维燕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难点:

用观察、猜想、验证的方法探索加法运算律,发现并归纳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

给学生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并问学生听了有什么想法?从而让学生明白:只要我们注意观察,肯定会有新的发现!

一、合作交流,探索加法交换律

(一)观察感知,引导猜想

1出示例题情境图,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2出示其中的两个问题: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3怎样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

28+17表示什么?17+28表示什么?它们都表示什么?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连接起来?

5比较等号两边的算式,你们观察一下什么没变?什么变了?有什么发现?

6根据28+17=17+28,你的猜想是什么?

(二模仿举例,验证猜想

让学生验证,通过分层出示6+2=2+6,让学生模仿举例,并意识到要选取不同的例子,才有说服力。

(三展示交流,归纳概括

1展示学生作业,并思考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这些算式中有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改变的一组算式吗?因此能得出什么结论?

(四自主创造,初步建模

1让学生用符号、字母或文字表示出自己的发现,并反馈交流。

2揭示加法交换律,并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写成等式。

3加法交换律交换了什么?什么没变?

4其实加法交换律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想一想什么时候曾经用过它?

(五小结学法,迁移指导

刚才在研究加法交换律时,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发现规律的?(完善板书:观察——猜想——验证——结论)在下面的数学问题中,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进一步学习。想不想尝试?

二、学法迁移,探究加法结合律

(一提出问题,引导思考

1出示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谁能列出综合算式?

2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

3如果不改变加数的位置,你能说出不同的方法吗?先算什么?

4让学生自己动笔计算,再交流。

5仔细观察两个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用什么符号连接?

6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7运算顺序不同,为什么得数还相同呢?

8那么其他的三个数相加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呢?我们可以运用上面学习加法交换律的方法去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二自主探索,交流汇报

1 出示小组交流题:(1)你能写出这种类型的等式吗?是哪些等式?(2)在小组内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如果你的想法成立,可以像刚才一样用字母表述式来表示这一规律吗?怎样表示?

2 带着这些疑问,阅读教材57页,并小组合作交流。

3 分小组依次汇报。

(三归纳概括,小结提升

1揭示加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

2这里的结合指的是什么?

3在这个运算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眼力大比拼:判断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82+0=0+82 4+5=7+2

84+68+72=84+68+72 ) (A+B+26=A+B+26)(

30+8+47=47+30+8 75+48+25=75+25+48

2、智慧大比拼:巧开密码箱。

96+35=35+

204+=+204 (怎样填,就是一把开密码箱的万能钥匙)

560+140+40=560+□)+□ (如果用运算律填,你有几把开箱钥匙)

3、速度大比拼:不改变运算顺序,男生队和女生队赛一赛,看哪队算得又对又快?

男队:(38+76+24 88+12+45 65+79+35

女队:38+76+24 88+12+45 65+35+79

通过这场比赛,你想说些什么?

原来巧用运算律还能使计算简便呢!这是我们下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四、分享收获,布置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发现这些规律的?相信大家今后会应用这种方法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

3作业:教材58页第3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育路5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