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想方法的渗透
武进区庙桥小学 徐 丹
摘要: 随着近几年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注重课堂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无疑对提升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都是有帮助的。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来做一下探讨,希望能够对同行业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想渗透 数学思想
如果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认识数学、了解数学、把握数学的本质,那么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注重新旧知识的关联,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是一个大的逻辑系统,很多小的知识点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个情况,我们学习的新知识与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是互通的、有联系的,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一个前后联系的话,那么学生的数学思想一定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与发展。例如:在学习了“3+7=10”这个数学知识之后,学习减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拿这个举例, “10-3等于多少呢?”引导学生通过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去思考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本来就是一个严紧的逻辑系统,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所教学生学习的新知识是已学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之间的逻辑和关联,逐步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也能够随之得到相应的提升。
二、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所谓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指的是抽象的数学思维和具体的形象思维进行结合,从而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认识数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数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很多教师可能会认为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不是难度有点太大了,其实不然,小学生在刚开始接触1+1=2的时候不也是通过在纸上画圈圈再数数来进行么,这何尝不是一种简单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呢?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渗透一些简单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在遇到数学理论知识时,能把它转化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模式,在遇到图形时能够想到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数学思想一定能够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三、教会学生如何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数学课程标准虽然对数学思想方法提出了一些具体化的要求,要求教材要根据数学的思想方法来进行编排,但是教材一般都是根据由易到难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进行递进的,从而导致一些知识点分散在不同的教学章节中,换言之就是一个大的知识点往往会划分为很多的小知识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分散在不同的章节或年级。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就要慢慢培养学生系统归纳的能力,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总结归纳的能力尚且比较薄弱,需要教师一点点进行引导与提示,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所存在的逻辑关系,从而慢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例如:在学习三年级的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学过了一位数的乘法,也学了简单的两位数的乘法,现在又在学三位数乘个位数的乘法,那么大家有没有发现其中的规律呢?谁能够进行一下总结”。教师通过这样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提示,指引学生一步步去进行知识的总结与归纳,这对于学生数学思想培养和数学方法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四、在总结和复习的过程中概括数学思想方法
复习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复习的作用,因为复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把知识再加深一遍印象的过程,它也能够发挥出让学生了解到知识来龙去脉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把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的进行记忆,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即使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教师往往也会因为赶进度而缩短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使得学生只是记住了1+1=2却不知道它是怎么得来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复习的过程去对知识进行进一步探究,发现知识之间存在的规律与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学习数学的方法。当学生真的能够在复习的过程中把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提炼出来之后,教师们还用担心学生在计算做题的过程中不知道该运用什么样的数学解题方法吗?因此,要想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我们一定要重视复习的作用,真正的利用好复习所带来的效果而不是把复习课当成了让学生对知识进行重复的死记硬背的课程。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方法的渗透,也一直在寻求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但是教师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呢?以上的内容仅是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同时,也相信小学数学教学一定会越来越有效果,越来越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