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市级课题>>数学课题>>专题培训>>文章内容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评课
发布时间:2016-09-2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朱群如

庙桥小学课题组工作会议记录表

会议主题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评课

时间

2016年9月21日

主持人

蔡静红

参加人员

顾海峰 蔡晓燕 丁金妹 庄丽 徐丹 孙星 刘燕

许维燕 史成娟 沈建新 曹丹 朱群如

本课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中的一节活动探究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和体积之后所进行的。学生只在一年级对正方体有初步接触,但并没有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和体积这些知识基础,大多数还是平面图形的思维,没有形成立体图形的概念,空间想象能力也比较欠缺。对于探究本课中表面涂色的大正方体棱被等分成若干份后,各小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情况,对他们来说是个比较大的新问题、新挑战。

首先许老师利用课件出示一个正方体,带领学生简单复习正方体的特征。接着利用课件引出本课要研究的主角—-涂色正方体,当把正方体的棱平均分成2份时,大正方体被平均分成了几个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都是几面涂色的呢?面对学生的疑问,请学生自己进行实物操作,和同桌两人一起合作,动手切橡皮泥正方体。这一环节的设计较好,学生比较感兴趣,把空洞的想象落实到可触摸实物上,自己动手验证结果,真实可靠。

接着,教师把问题难度稍微加大,如果把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3份,再切开,切开后的小正方体还都是3面涂色的吗?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之后,请学生上白板操作smart白板课件,通过鼠标的拖拽,图形的移动,孩子们清晰明确涂色正方体的类别有4种。

在探究涂色正方体数量规律时,许老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在汇报交流时,教师适时利用smart电子白板课件,请学生白板操作、讲解,辅助思考,变空洞的想象为形象的图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从而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了新媒体新技术的辅助教学,效果较好。

本节课,虽说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节活动探究课的学习过程中,课前准备工作做得不是很充分,许老师对课堂的把控还是稍显生硬,课堂抓手还是太多,如果让这节课更加的开放、更加的放手,可能对学生来说,探究的方法、形式、兴趣会更大,当然这样的代价是一节课的时间可能会比较紧张。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育路5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