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55~56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 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
3.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过程:
课前:[朝三暮四]的故事:宋国有个非常喜欢猴子的老人,他养了许多猴子,有一年粮食歉收,养猴人对猴子说:“粮食不够,必须节约。你们早上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橡子,怎么样?”一群猴听了很生气:“怎么早上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人连忙改口说:“那么每天早上吃四颗,晚上吃三颗,如何?”一群猴听了都很高兴,大蹦大跳起来。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在参加大课间活动,看(课件出示例题图)。
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1.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你们真是个提问高手,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
提问:怎样列式?(28+17=45人)
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17+28=45人)
2. 观察两道算式,得数怎样?
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个算式连接起来?(“=”)
观察等式左右两边的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现在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想一下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都不变呢?我们还要对同学们的这个猜想进行——“验证”。
3. 通过计算,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写在练习纸上,展示交流)
4. 同学们,这样的等式你能写得完吗?
观察这几组等式左右两边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同学们都发现了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5.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发现的这个规律简明地表示出来吗?(同桌相互讨论,写在练习纸的方框二内,投影展示交流)
刚才大家想出的等式都很好,你们真有创意!指出:数学上一般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用a、b怎样表示这个规律?这个规律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加法交换律。谁能说说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用语言怎样表达?
6. 同学们,其实加法交换律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想一想:过去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中,运用到了加法交换律?
7. 巩固练习:列竖式计算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学生完成在练习纸的方框三内)。
8. 小结:加法运算里除了加法的交换律,还有其它的规律呢,你们想找出来吗?
三、教学加法结合律
1.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出示题目: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提问:你会列综合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你打算先算什么?(跳绳的人数) 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给28+17添上小括号,强调先算。有没有不同的算法?还可以先求什么?(女生的总人数)现在小括号应加在什么位置? (17+23)。
2. 同学们,你会计算出它们的得数吗?一二组完成(1)(28+17)+23 ,三四组完成(2)28+(17+23) 写在练习纸的方框四内。
看着这两道算式的得数,你会写出一个等式吗?
3. 同学们,猜一猜,每组算式的得数怎样?
算一算,下面的 里能填上等号吗? (写在练习纸的方框五内)
(45 + 25) + 13 45 + (25 + 13)
(36 + 18) + 22 36 + (18 + 22)
4. 仔细观察,比较这几个等式左右两边的算式,什么没变?什么变了?
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小结:同学们都发现了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加法结合律。
看着这个字母表达式,你能用自己的话再说一说什么是加法结合律吗?
5. 过渡:我们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得到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它们都统称为加法运算律。(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律)
四、巩固练习
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学以致用。
1. 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先说给同桌听,再指名回答)
(1) 82+0=0+82 加法交换律
(2)47+(30+8)=(47+30)+8 加法结合律
追问:你能解释一下这里是怎样运用加法结合律的吗?
(3)(84+68)+32=84+(68+32) 加法结合律
(4)75+(48+25)=(75+25)+48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 38+ 76 + 24 (88 + 45) + 12
38+(76 + 24) 45 + ( 88 + 12)
动动笔,计算下面的题目(写在练习纸的方框六内)。一二组做第一组题目,三四组做第二组题目。
提问:每组题目的得数相等吗?为什么相等?运用了我们今天学习的哪条加法运算律?如果比赛,你会从每组中选哪一题来做?为什么?
师指出:哦,原来巧用运算律还能使一些计算更简便呢!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六、拓展延伸
1.填一填:在下面的方框内填入一个合适的数,使计算简便。47+89+
提问:这样填运用了加法的哪条运算律?如果还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方框内应填几?如果要凑成两百,方框内又要填几呢?
2.朝三暮四的故事你想对小猴说些什么?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