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市级课题>>数学课题>>专题培训>>文章内容
《加法运算率》评课
发布时间:2016-04-0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朱群如

庙桥小学课题组工作会议记录表

会议主题

《加法运算率》评课

时间

2016年4月1日

主持人

蔡静红

参加人员

顾海峰 蔡晓燕 丁金妹 庄丽 徐丹 孙星 刘燕

许维燕 史成娟 沈建新 曹丹 朱群如

一、教师教态自然亲切,师生关系融洽。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才能使学生的研究潜力发挥出来。本节课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师教态自然亲切,始终面带微笑,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对于学生精彩的发言,总是及时给予赞扬,并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对于回答不完整或者错误的学生,老师总是耐心的加以启示,引导,点拨,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师注重学习方法指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一开始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加法交换律时,采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经历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归纳总结出加法交换律这一数学发现的过程,通过参与学习活动总结这一学习方法,并将方法迁移到加法结合律。接着带领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师生交流的过程,从而总结出加法结合律,合理地构建知识。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又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教师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实例→学生个性化表达”的过程,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学生思维的浪花又一次激起,有的用图形表示:△+○=○+△,有的用物品表示:苹果+梨=梨+苹果,有的用文字表示:甲数+乙数=乙数+甲数,也有的用字母表示:a+b=b+a。这样的思维方式既是对加法交换律的概括与提升,又能初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让学生体验用字母表达运算规律的简洁,容易记忆的优越性。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育路5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