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市级课题>>数学课题>>行动探索>>案例设计>>文章内容
加法运算律
发布时间:2016-04-0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蔡静红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55~56页例题、“练一练”。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 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

3.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谈话:四年级同学在进行大课间活动,从这幅图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2、谈话:刚才提出的用加法计算的问题,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掌握了加法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那么在运算中存在哪些规律呢,这些规律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怎样的帮助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运算律)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

1. 刚才同学们提了好几个问题,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

提问:怎样列式?如果能列出不同算式的,请列不同的算式?

交流: 28+17=45(人) 17+28=45(人)

2. 观察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3.指出:两道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得数也相同,我们就可以把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用“=”连接成:28+17= 17+28。

4.仔细观察等式左、右两边,你有什么发现了?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5.指出:从个别例子中得出的结论,只能看作一个猜想,大胆的猜想是成功的一半!要想知道猜想对不对,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6.请同学们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看是不是都符合这样的规律?

7.投影仪展示学生等式,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讨论:

(1) 每组的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两边都是加法,两个加数相同,得数也相同;不同:加数交换了位置)

(2) 写出的所有等式是不是都具有同样的特点?

(3) 从这些例子中你发现了什么?

8.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发现了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个规律简明地表示出来吗?

9.展示作业,组织交流:同学们想到了不同的表示方法,或文字,或字母、或图形等等,所有这些方法表示的都是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0.引导: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你能用式子表示这个规律吗?

交流并板书:a+b=b+a 学生读一读,说说表示的意思。

11.小结:为了表示得更清楚,更简洁,数学上通常用字母表示公式或规律。上面的公式a+b=b+a表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加法交换律。

12.谈话:同学们,加法交换律其实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应用这一规律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回忆一下,过去的学习中,什么地方应用过加法的交换律?

13.练习:58页第2题,)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分小组完成计算并验算)

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提出猜想、举例验证,获得了加法交换律的规律,那么在加法运算还有没有其它的规律呢,下面我们继续研究第二个问题。

三、探索加法结合律

1.解决问题,初步感知

(1)出示题目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2)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发现不同方法,指名板演:

(28+17)+23 28+(17+23)

(3)请两位同学说说你的想法,你是先算什么的?

(4)想法不同,列式不同,结果却相同,这两道算式能不能写成一个等式?请在书上56页填一填。 板书:(28+17)+23=28+(17+23) 填好后读一读。

2.计算比较,发现规律

(1)猜一猜,下面的 里能填等号吗?(56页)

(45 + 25) + 13 45 + (25 + 13)

(36 + 18) + 22 36 + (18 + 22)

(2)算一算,看看你猜的对不对?

启发:猜对的请举手示意一下!

(3)猜的这么准,是不是隐约发现什么规律了?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几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说一说你的发现?

(4)汇报交流:

这里的母a、b、c分别表示什么?(a+b)+c表示什么?a+(b+c) 表示什么?

小结:我们把发现的这一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板书)

(5)加法结合律也是一条很重要的规律,应用这一规律同样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我们过去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用的凑十法,就是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例如:9 +7=9+1+6=10+6=16,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6)过渡我们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得到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它们都统称为加法运算律。

(7)小结:加法交换律的特点是:加数交换了位置,和不变;加法结合律的特点是:加数位置不变,改变了运算顺序,和也不变。

四、巩固内化

1.练一练(56页)说说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1) 82+0=0+82 加法交换律

(2)47+(30+8)=(47+30)+8 加法结合律

追问:你能解释一下这里是怎样运用加法结合律的吗?

(3)(84+68)+32=84+(68+32) 加法结合律

(4)75+(48+25)=(75+25)+48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你怎样发现既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又运用了加法结合律的?

2.计算下面各题(56页第3题)

38+ 76 + 24 (88 + 45) + 12

38+(76 + 24) 45 + ( 88 + 12)

(1)分组练习(一二组做第一组题目,三四组做第二组题目。)

(2)提问:每组题目的得数相等吗?

(3)如果让你从每组的两道中选择一道计算,你会选哪一道?

(4)为什么第二道算式的计算过程比较简便?

(5)如果计算第一道算式,你有办法使计算过程也比较简便吗?

同学们,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开动我们智慧的大脑,巧用我们学到的运算律还能使一些计算更简便呢!这是我们下节课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六、拓展延伸

填一填:在下面的方框内填入一个合适的数,使计算简便。47+89+

提问:这样填运用了加法的哪条运算律?如果还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方框内应填几?如果要凑成两百,方框内又要填几呢?

七、板书设计

28+17=17+28

加法交换律 a+b=b+a

运算律

(28+17)+23=28+(17+23)

加法结合律 (a+b)+c=a+(b+c)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育路5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