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根据区数学教课研工作意见,结合我校教课研的要求和思想,数学课题组将认真全面落实省教育厅关于“教研必须先行”的教科研发展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强化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意识,以数学课题研究为抓手,用课题研究有效地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让课程改革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促进教研方式的转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探寻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困惑的路径与方法,努力提高我校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我校数学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二、基本思路:
1、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
开展教研活动是为了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开发教学潜能、提高教学的研究水平,而这些都是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教研活动更应该融入学校的课题研究之中,用课题指导教研,让教研为课题积累经验。
2、改革科研方式,拓展科研内容。
科研工作应该更多地强调专业研究、水平指导,应该以新课程为导向、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开展研究;其次,创新科研模式,为教师搭建对话、交流、互动的平台,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实践探索、问题解决等多种方式,提高教科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工作要点:
1、坚持理论学习,认真撰写论文。
引导教师以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为重点,深入理解国家课程方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学科教学关键性问题,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宽松、互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推进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高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水平。引导数学教师认真学习《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丛书,继续加强课型研究,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范式。组织开展各学段的课堂教学同题异构研讨活动,引导教师探索课程实施方式,分享教学实践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并且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
2、立足课堂研究,力争以研促教。
扎实开展校本教研,立足课堂教学,以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为重点,全面落实的“十字方针”,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以教师教学中的疑难、困惑为研究对象,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开展切合学校教学实际的教学研究活动,深化课题研究,
3、革新备课方式,提升课堂品味。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彩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教师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的。要进一步完善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度,强化独立备课、集体研讨的意识;优化“教学案”及其实施模式,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设计展示、研讨活动;引导和规范五年内青年教师编写课程方案、编写详细教案的行为,促进青年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领导力。在备课中我们可以尝试“活动串联式”的块状备课,要努力做到“五个突出”:⑴突出学习活动的设计。⑵突出活动的块面结构。⑶突出学习过程的预设。⑷突出练习活动的设计。⑸突出教学行为反思。
4、着眼“两基”训练,提高学生素质。
5、指导“同伴协助”,促进共同成长。
继续指导“师徒结对子的互帮互学”工作的开展,课题组各年段的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结成学习对子,互帮互学,取长补短,认真制定计划,深入课堂随堂听课,相互协助,促进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共同成长。
6、利用课题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深入开展课题活动、资源共享,开展数学课题专题沙龙,讨论教学问题、解答教学疑问、计划制定、活动开展、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课堂随笔、陪训心得等工作。
四、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制定课题组工作计划;
2.参加区数学教材培训活动。
3.组织学习相关课题研究理论。
三月份
1.区学科关键能力培训;
2.参加省“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评选活动;
3.课题组研讨活动;
4、课题研究分析会议
四月份
1.参加市同题异构教研活动;
2.区小学数学专题研讨活动;
3.参加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4.课题组研讨活动;
5. 组织学习相关课题研究理论。
五月份
1.课题组研讨活动;
2.参加市小学数学毕业复习研讨活动;(雪堰中心小学)
3.组织学习相关课题研究理论。
4.参加沿江七县(市)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六月份
1.市小学数学关键能力抽测;
2.课题组研讨活动;
3.结集教师反思、案例剖析等;
4.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思维训练过关测试;
5.收集材料整理归档;
6.全面总结。
2016年2月18日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