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结构清晰,安排合理,分三大块教学: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两者之间的比较练习。在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史老师都按“情境导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比、抽象概括—实践应用”步骤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教学重难点突出,并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课上史老师还特别注重数学思想的培养。让学生通过举例,经历分析、综合、抽象的过程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从中能够自己概括出加法运算律。这一学习过程,学生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内化运用的认识飞跃,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经历有效的探索过程”。本节课史老师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探究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学习全过程。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地金钥匙。
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数学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领着学生去学。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动地去学习,成为思维上的懒惰者。显然,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没有充分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宝贵。”如果学生既能提出问题,又能解决问题,不是更加相得益彰吗?这也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目标与方向。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