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市级课题>>数学课题>>成果展示>>教师成果>>文章内容
注重数学教学过程性评价,增强学习信心
发布时间:2014-11-2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史成娟

注重数学教学过程性评价,增强学习信心

武进区庙桥小学 史成娟

摘要: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较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过程,导致对结果评价的过度关注,这是对学习评价的扭曲。过程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应把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纵向评价上,使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数学教学 过程性评价 原则 方法

新课程强***学评价要关注教学的过程,关注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依然是传统的、静态的一次性操作方式,这显然与课程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驰。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过程性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作,要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过程性评价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评价功能强调发展性。传统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和功能是甄别与选拔,关注的是终结性的结果,而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对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漠不关心,这种只重结论,忽视过程的评价,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强调要重视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树立评价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的观念,要通过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和成功。

评价内容要强调全面性。与传统的教学只重视知识与技能一样,传统的评价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评价的内容应该与课程目标一致,要求评价内容多元化,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数学是一个基础性学科,它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也要以学生全面素质为评价内容,评价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素养,而且关注学生数学的能力素养。

评价方式强调多样性。传统的评价把笔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而课程标准强调评价方法要多样化。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就过程性评价而言,应以定性评价为主,并辅以定量评价,将成长记录袋、作业评价、课堂评价、试卷评价、操作评价、学期报告评价等方法综合起来使用。

评价主体强调多元性。在传统评价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消极的被动地位。新课程则要求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强***师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因此,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也可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倾向,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通过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小组的合作评价,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在自觉反思中学会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实施过程性评价呢?

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评价的目标和内容的需要来决定。由于评价内容和目标是多元综合的,对应的评价工具和方法也应是多样化的。过程性评价作为一种形成性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应以质性评价为主,以量性评价为辅,这样才可以全面、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1、多元的评价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要顺利实施评价工作,必须正确把握新课程标准,遵循学生儿童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感特点及技能等确定评价内容,评价内容要生活化、多样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历程、生活世界、内心世界、社会行为等,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与愿望、交流与合作、求知过程、创新意识、课外实践能力、日常行为、待人处事、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交技巧等多方面的评价。通过评价,树立学生健康成长的信心,增强学生自我要求进步的意识,激励学生自主成长。

2、多元的评价方式,引领学生主动发展。

1)以口头评价激活课堂,促进教师教学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能力、特长,教师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教师要有很强的听辨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真好好在哪里,学生不明白,教师应具体指出学生在哪些方面有良好表现,以便于本人继续努力,也便于其他学生。

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中,我针对学生发言的具体情况,分别评价为:你们小组的讨论很有见解。”“你们思考问题很有深度。”“你观察得很仔细,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谁能像××同学这样,把你的折法清楚地说给大家听?”……这样的评价,比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评价语言要尽量幽默生动、机智巧妙。课堂评价往往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机智,把预设性语言和随机性语言结合起来,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课堂评价要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利,要敢于和善于让学生发表对自己、对同伴、对老师的评价,因为小学生更在乎得到同伴的赞扬和肯定评价,所以从学生的角度作出的课堂评价,有时更能为学生所接受,体验到的成功感会更强。我们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学生个人与小组、学生与教师等可进行自评、互评等双向、多向沟通。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评价,构建了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不仅让学生体验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无穷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更拉近了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学生学好数学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以书面评价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法国教育家费雷内说: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会促使其他方面的成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闪光点或进步之处,及时给予评价鼓励,他们会看到自己某一方面的成绩,而这一点成绩必定会促使他们在其他方面努力,以求获得更大进步。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尽量把全班学生都吸引到评价活动中来,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被评价的对象。除采取口头评价外,我们还采取等级制的方法,根据学生表现情况记为优、良、继续努力三等。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记,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适当降低要求,并允许他们有补答的机会,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他们的求知兴趣,从而想学、乐学。

为活跃课堂气氛,发挥集体合作的力量,我们在黑板右上角设立金星榜为合作组评价专用,具体做法:合作组分为大组和小组。一般把全班分成了四个大组,竖着一排就是一个大组。课堂上大组之间通常进行的是课堂常规的竞争与评价。我们对大组采用的是级评价。就是当学生表现的好时,就给他们组加。评价的方面很多,可以是常规纪律,可以是作业情况等等。比如:现在第一组同学做得最端正,我给他们组加一颗”“第二组同学举手发言最积极,也给他们组加一颗当我们在课堂中我们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后,想集中起来时这种方法的运用就很有效。如:刚才第四小组动作最迅速,最先做好,我给他们组加一颗小组评价,就是前后位四人作为一个小组,通常对他们评价的是家庭作业和课堂问题的讨论。根据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如果表现的好,就可以同时给自己所在的大组加四颗,这样就可以利用集体荣誉感来约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对于课堂中表现特别突出的个体,老师除了给这个同学记,还在金星榜上给所在大组加一颗。这种大组、小组与个人评价结合的金星榜的设立,既调动了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让成功的同学体验了为集体添光彩的自豪与快乐。同时,同组内学生的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得到了培养。级评价一个月汇总一次,优胜组只有一个。比如,这个月第三组获胜,作为奖励,那么第三组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得到老师送的一颗或者一枚蓝卡。

3、多元的测查方法,激发学生进取心。

1)分项考察,分层评价。

考试方法的改革,指挥着我们日常教学的内容和方向,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把各学科教学成绩分为三部分,一是学生期中、期末检测,二是学生平时课堂和课外学习的表现,三是学科单项检测,所有考试项目均按等级记入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学期结束时取平均等级。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激励了全体学生努力向上的进取心。

2)实施无人监考和二次测查制度。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提高逐步达到目标。因此我们实施了二次检测制度。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觉得不满意,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允许他们重新解答。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原答卷中的错误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答卷给予评价,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样淡化了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纵深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二次检测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长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4、多元的评价主体,激发学生潜能。

为全面真实的评价学生的潜能、学生成绩,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在自我中找到定位,从而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学校建立了学生反思性的自我评价、互评式的小组评价和家长、教师、学生参与评价的整体评价体系,来全面评价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过程性评价是一门艺术,艺术的评价是对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是对学生独立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只有注重了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动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自信,在自信中寻到快乐,在快乐中得到发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育路5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