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市级课题>>数学课题>>行动探索>>案例设计>>文章内容
比 的 意 义
发布时间:2014-10-2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蔡静红

武进区庙桥小学 蔡静红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5356页的例7、例8,以及相应的 “练一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比:

1、示情境图:“2杯果汁”和“3杯牛奶”,

根据这幅情景,你能提哪些问题?

1)牛奶比果汁多几杯?

2)果汁比牛奶少几杯?

3)牛奶杯数是果汁杯数的几分之几?

4)果汁的杯数是牛奶杯数的几分之几?

2、果汁的杯数和牛奶杯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继续研究,请用算式表示出你的想法:

13-2=1 牛奶比果汁多1

23-2=1 果汁比牛奶少1

32÷3=23 果汁的杯数是牛奶杯数的23

43÷2=32 牛奶的杯数是果汁杯数的32

3(1)(2)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来做的?

(减法 用减法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叫做相差关系

板书:相减——相差关系

4(3)(4)两个问题又是用什么方法来做的呢?

(除法 用除法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叫做倍数关系

板书:相除——倍数关系

5、判断两个数量之间是相差关系还是倍数关系关键看什么?

现在你知道果汁和牛奶杯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了吗?

6、小结:刚才我们用学过的方法,表示了果汁和牛奶的杯数关系。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用减法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也可以用除法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7、导入:其实,当用除法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时,还有一种新的表示方法,你们想知道吗?

二、探究发现认识比

1、谈话:果汁的杯数是牛奶杯数的23

我们还可以这样说: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3 (齐说)

2、想一想:牛奶的杯数是果汁杯数的32,还可以怎样说?

(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2)

3、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比。(板书:认识比)

比的形式我们一般这样记,23 记作23,读成23

32可以怎么记?请同学们写一写。

4、看书自学53页:你还知道了比的哪些知识?

学生介绍:读法、写法、各部分名称。

“:”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5、认识比是有序概念

1)看一看,刚才比的前项是2,这儿的2为什么又是比的后项了呢?

2)理一理:颠倒两个数量的位置,就会得出了另一个比,它的意义也就不同了。两个数的比是有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

6、练一练(54页第一题)

1)要求学生用比来表示。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要求一个数量与另一个数量的比是几比几,只要看这两个数量对应的份数,两个数量分别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比几。

三、学习例8,理解比的意义

1、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对比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刚才的两个比是同种量之间的比,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2、示例8

1)读题:怎样求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2)学生计算汇报

3)这里我们还是用除法 路程÷时间计算出速度,速度实际上表示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还可以用比来表示,谁会说?

出示: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15

490015就表示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那么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几比几呢?

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20

3、理解比的意义。

观察讨论:通过例7、例8的学习,你觉得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

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可以用两个数的比来表示。)

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比来表示两个数的之间的关系?

小结:两数相除可以用比表示,所以两个数相除又可以叫作两个数的比(板书)

4、内化比的意义。

想一想:下面每题中两个量的关系可以用比表示吗?

水果摊位打出了香蕉便宜卖的招牌——52千克。 香蕉总价与数量的比是52

某工程队铺路5千米,用了2天。 工程队的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的比是52

小军买了5本科技书,每本2元。

小结: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也就是说只有当两个量具有相除关系时,才可以用比来表示。

5、认识比值

190015这个比中,比的前项是几?比的后项是几?60是怎样得到的?

谈话:我们把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90020这个比的比值是多少?表示什么?

3)想一想:23的比值? 32的比值?

4)说一说:54页练一练第1题剩下的内容,

鸡和鸭的比值是(

鸭和鸡的比值是(

5)填一填:54页练一练第2题。

张祥买3本笔记本用了10.5元,笔记本的总价和数量的比是()∶(),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什么意思?(单价)

6)观察上面几个比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比值可以是整数、分数和小数。

6、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比,并且学会了求比值,下面根据所学知识来填一填。

1)填写:35 = )÷( =

2)讨论:观察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或分数中的什么?

名称

相互联系

区别

前项

: (比号)

后项

比值

关系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3)举例: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4)简式:你能举得完吗?谁能用一个比较简洁的方法来表示?

(板书:ab=a÷b= ) 追问: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 (添加板书:b0

5)辨析:比的后项不能为0,可是老师看到这样一条体育新闻。

西班牙巴塞罗那20071014电:中国选手王皓40击败韩国选手柳承敏,获得男乒世界杯冠军。看到这则新闻,我们每个中国人多会感到骄傲和自豪。

小红认为比的后项可以是0。你有什么看法?

6)小结:我们今天学习的比,是数学上的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而体育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数学上所讲的比,只是借用比的形式,是记分的方法,是比较大小的,表示的是谁多谁少,是一种相差关系。

(7)讲解:比与除法和分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例如:23可以写成 ,仍读作23。注意:它的写法与读法跟分数是不一样的。

8)完成第54页练一练第3题。

四、自主练习,应用比

1、数学真奇妙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比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以致用,比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

前不久,一家珠宝店发生了一起失窃案,警察叔叔赶到现场时罪犯已经逃走,现场只留下一个脚印,经验丰富的警察叔叔量了量脚印的长,马上推算出疑犯的身高。你们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吗?

让我来告诉你吧:我们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17的关系的?

嫌疑犯的脚印长25厘米,你能推算出这个人的身高吗?

学生练习:25×7175厘米

2、信息我知道

介绍:除了刚才知道的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我们人体上还有许多有趣的比呢!

身高与双臂平伸的比大约是11

头长与腿长的比大约是14,

成年人头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

3.介绍黄金比

我们知道了人体上存在着有趣的比,那你知道芭蕾舞演员为什么要踮着脚尖跳舞吗?

通常人的下半身(肚脐到脚底的距离)和身高(头顶到脚底的距离)的比值是0.58

芭蕾舞演员的身材虽然苗条,但他们的比值也只有0.58左右,于是人们设想:如果让演员在表演时踮起脚尖,那么整个身高就可以增加6~8cm,这时,肚脐到脚底的距离:头顶到脚底的距离≈0.6180.618,一个极为迷人而神秘的数字,而且它还有着一个很动听的名字——黄金分割。如果人体符合黄金分割律的话,就显得协调匀称,美妙绝伦,这就是芭蕾舞演员为什么要踮着脚尖跳舞的原因。

黄金律的由来,还一个饶有趣味的传说。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有一天路过一铁匠铺,被清脆悦耳的打铁声吸引住了,驻足细听,凭直觉认定这声音有秘密”!他走进铺里,仔细测量了铁砧和铁锤的大小,进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比例近乎于1: 0.618。德国美学家泽辛把这一比例称为黄金分割律,即: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等于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

古往今来,这个数字一直被后人奉为科学和美学的金科玉律。它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

在建筑方面:古代雅典的巴特农神庙、中国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等等,都是根据黄金分割的原则来建造的。

在艺术方面:如意大利的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作品《大卫》、维也纳国会大厦前的《女神雅典娜》塑像、油画《蒙娜利沙的微笑》等。还有乐谱上,如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曲家聂耳在谱曲时,创造性地将它谱成由6个长短不等的乐局组成的自由体乐段。歌曲的高潮部分在结构上几乎正好是全曲的黄金分割的位置,音乐富有动力,让人感到无比的振奋!

日常生活中也有应用:黄金分割”给人以美的感觉,用数学的眼光看事物,不难发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黄金分割。

国旗的长宽比例也恪守0.618的比值、电视屏幕、书籍、写字台面、衣服、门窗等等,短边与长边的比也是0.618,你会因此比例协调而赏心悦目。

舞台上,报幕员站在舞台宽度的0.618最自然得体,声音传播的效果最好。

教科书都是长方形,它的宽与长的比约为0.618。书面太“胖”或者太 “瘦”都不好看,只有符合黄金分割比的封面最好看。

人的动与静也应该保持0.618的比例关系,大致四分动、六分静,这是最佳的养生和长寿之道。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新的想法?

同学们,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只要你用心观察、细心体验,一定能感受到数学的美、生活的美。

六、作业布置:练习九:12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育路5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