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
庙桥小学教研活动评议表
|
执教人 |
蔡静红 |
上课内容 |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
||
|
时 间 |
2014.4.17 |
地 点 |
六(4) |
主持人 |
蔡静红 |
|
出席人 |
顾海峰 蔡静红 丁金妹 沈建新 庄丽
许维燕 朱群如 史成娟 曹 丹 徐丹 |
||||
|
评议内容:评议内容:
教者通过精心选择的题组说明了多种多样的转化:包括数的转化(式的转化、运算的转化等)和形的转化(等积转化、等周转化等)。说明了转化策略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也说明了转化策略实施的方法和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与之协同使用的其他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会了一些转化的方法,也让学生体验到了转化的魅力,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本课教学设计中教者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重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有序引导学生回顾并结合课件激发学生再现当时解决问题的过程,凸现了内容的情趣化和生活化;给足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精神。
教者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充分表现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为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发展架桥铺路,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易于形成表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增大了课堂信息容量,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张祥光:重视学生的“探究感悟”。本设计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前,要求学生小组讨论或自主动手操作,进行尝试性探究,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探究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知道,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手段:如平移、切割、旋转、由加法转化成减法等。再通过教师多媒体演示转化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结构性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是课堂教学不同于自然认知的重要标志。对转化策略的理解不能仅仅依赖直观的演示与形象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尤其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时应该加强对知识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以逐步建构学生对转化策略的深层理解。以上教学设计中主要从3个层面让学生经历转化策略的形成过程:(1)图形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2)图形周长、内角和方面的应用;(3)数与计算方面的应用。在转化策略的形成过程中,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逐步深入展开:首先,让学生经历直观的单一图形的转化(即考考你的眼力);接着,让学生经历了形与形之间的转化(即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推导、求周长和内角和中的应用);然后,又让学生经历了数与计算方面的转化(即数与形的转化)。不同层面的转化策略,思维含量是不一样的,分类让学生经历转化策略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还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些练习题,这些习题的练习,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
转化策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但转化的手段和具体方法是多样而灵活的,既与实际问题的内容和特点有关,也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因此,在实践应用环节,呈现了一些适合学生探究的生活问题。这些鲜活的素材,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需要,丰富了对转化策略的认知,培养了应用转化策略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学习转化的策略,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转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具有应用转化策略的意识,而这种意识的萌发,必须建立在充分体验策略价值的基础上。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教者不断组织学生对转化策略的价值进行了追问与引领。在课尾,首先让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与过程,总结课堂学习的收获,然后出示思想家、科学家与数学家的3句名言,让学生从今天学习转化策略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力图增强数学学习的文化性、历史性,让学生在与先哲、大师们的对话中,充分感受转化价值的魅力所在。
本节课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喜爱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旧知,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散发出浓郁的人性色彩。然后,在探究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环节为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合作与交流等方式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去获取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通过一系列有梯度的练习,使学生体验到转化策略应用的广泛性,以及与之协同使用的其他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进一步挖掘了学生的潜在智能,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个性也得到了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更有效的张扬。再加上多媒体课件对转化过程的演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转化的方法的运用,也体验到了转化的魅力,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