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市级课题>>数学课题>>行动探索>>课后反思>>文章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4-04-0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徐丹

一、创设合理的情境,使学生快速有效地进入学习

在教学中,老师们都会创设有趣合理的情境来导入教学。因为合理的情

境创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情境的创设,必须快速有效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花费过多的时间在导入上。

所以,之前的24+5的复习导入的情境图就删除了,直接用书上的情境图导入。

二、组织适当的课堂内容,处理好算理直观和算法抽象的矛盾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3版)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所以在《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例题24+6的教学中,设置2个环节。(1)尝试摆小棒。(2)尝试说算法,较好地处理了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的矛盾。在尝试摆小棒时,让学生自己先动手摆一摆,再指名到黑板前展示给大家,通过操作直观地呈现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加强了对算理的理解。在尝试说算法时,先让学生看着小棒图,说一说,再不看小棒图,看着算式,说一说,同桌相互说一说,齐说。通过多种互动式的交流,让学生会说计算方法。

在教学24+9时,先与24+6=30比较,猜测24+930大,还是小。然后让学生根据24+6的计算方法,同桌试着互相说一说24+9的计算过程,直接省略直观的摆小棒的过程,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再交流完成例题,汇报完成板书。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更主动地去获取新的知识。教学中设置了尝试摆小棒的环节,让学生先自主地用小棒摆一摆、移一移、数一数、捆一捆,算一算,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探索。整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C}三、{C}设计恰当的分层作业,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3版)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在《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练习题中设置了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们去选择。

“能力总要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本课我巧设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从而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技能。计算练习比较枯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把练习题用小羊们来送画片串联起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第1~4题是基础题,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最后一题思考题,让学生们课后讨论试着做一做,进一步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的区别。

当然,由于我的经验不足,在时间以及教学内容删选的控制上没有足够的把握,使得教学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我今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多与前辈们交流,使得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育路5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