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节课是综合实践课。这节课的教案以及准备工作,许春燕老师都给了有效的指导。
第一部分从庙桥的超市新怡华谈话导入,让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购物的经历。第二部分展示老师的小小商店,让学生看图说一说有哪些商品,价钱是多少。让学生说一说想买几元的什么,并找到相应的钱摆在桌上,学生思考有一个缓冲的过程。然后再对3个问题进行讲解。并在老师的小小商店中,老师做售货员,与学生进行互动,模拟买东西的过程,为下面学生自己开办小小商店,自己购物做铺垫。第三部分活动指导,指导学生自己布置小小商店,确定售货员以及小经理,明确各自的职责。在活动前,都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避免学生在活动时的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第四部分模拟购物,还是先请一组来示范一下,更加明确各自的职责。在购物完后,和同伴们一起交流活动的过程以及感受,在购物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与困难。大家都各抒己见,最后对全课进行总结。
在整节课中,自己的语言不精练,还需要多多揣摩与锤炼。以及其他需要改进的地方:1、在学生用钱付14元时,有个学生摆了1张5元,然后开始摆1元,学生只会接下去摆6元、7元,不会一下子说出还要摆9张1元。学生不会的话,不能打断他的回答,应该让他先按自己的方法说下去,再提问。不能打击学生的思路以及积极性。2、对商品的标价上面可以幅度再大一点,不要太保守。比如设计贵的,问学生你为什么不买。会说太贵,买不起。要注意节俭。如果对你来说很重要的话,可以存钱,以后再买。又比如物品的标价可以稍难一点,出现几元几角,开放孩子的思维。再比如对于本子就标好几个不同的价格。让学生去经历买哪一件的过程,体会到买前多思考,勤俭节约的思想。3、学生自己的小小商店中可以多摆一些商品,让学生可以买2个、3个或更多,而不是仅仅的1个商品4、这节课试上了1次,时间比较紧。所以在这次上课的时候,前面就比较急。加上14元付法的多样性以及孩子上台模拟时不流畅的情况,自己就觉得会来不及。中间跳去了同桌互相交流模拟,指名模拟的过程,导致整节课出现了前紧后松的情况。以后自己在整节课的时间的掌控上还要更加细致。4、50元最多可以买几件不一样的商品?这一个问题一直是在纠结要不要讲。为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这一个问题还是需要继续进行讲解的。
经过这次效益月的活动,觉得自己还要有很多加油的地方。我还是会继续努力,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
|
栏目列表
《小小商店》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3-05-1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徐丹
|
|
附件: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