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桥小学课题组研究课教案
|
时间 |
2013.5.17 |
内容 |
《小小商店》 |
执教者 |
徐 丹 |
|
研究
目标 |
知识与技能:通过购物的实践活动,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换算及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商品价格,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及思维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增强与人合作,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人民币的换算。
教学难点:能课堂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小经理卡和售货员卡各6个,商品12个,课件1套,钱盒6个,人民币1元、5元、10元、20元和50元,布置一个小商店。
学生:每人准备1件商品(玩具、学习用品、食品),了解物品价格,制作价格牌。准备若干模拟人民币。 |
||||
|
教
学
过
程
|
(一)谈话引入
1.谈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组图片,看看这是哪儿?
指出:这就是我们这儿最大的超市新怡华,是购买物品的好去处。
2.提问:自己用钱买过哪些东西吗?
(二)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1.小朋友们会在超市里买东西,相信在老师的小小商店里也会买东西。
(1)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商店里有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价钱是多少?
(2)老师特别欢迎小朋友来买东西。请你说一说想买几元的什么?并找到相应的钱摆在桌子上。
(3)小朋友都会买东西了。
小明也来了。你看他想买什么呢?
我想买一本成语词典和一本笔记本,一共要多少元?求一共要多少元,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回答。算式怎么列呢?
追问:那买这两样物品,一共要付14元,你准备怎样付?老师这有一些
钱,你能上来付给大家看看吗?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有不同的付法?
小结:买一本成语词典和一本笔记本,一共要14元。有的人付1张10元和4张1元,有的人付2张5元和4张1元,还有的人付14张1元。看来,14元的付法真是多种多样的。
追问:如果小明付了一张10元和一张5元的(展示),作为售货员应该怎么做?
②妈妈给小红30元钱(展示1张10元和1张20元),让她自己来买东西,我们来看一看小红遇到了什么问题?
小结:看来,我们在选商品时要看一看自己的钱够不够付,最后一共要付的钱不能比自己所带的钱多。
③现在老师带来了50元钱(展示50元),你能帮老师想想可以买哪几件不一样的商品?每样商品买一个。你来说。
(4)小朋友们都会买东西了吧,现在我就是售货员,谁会来我这有礼貌地买东西呢?老师有要求:请小顾客们先想好自己要买什么?带好相应的钱,做好准备。谁想来买东西?过会其他小朋友也要来当售货员和顾客,想不想?那你们就要看仔细了。
(5)下面的小朋友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三){C}活动指南
1.布置柜台
2.工作人员到位
(四){C}模拟购物
1、看到桌上这么多的商品,我想许多小顾客已经心动了吧!但需要一个小顾客先来示范一下给大家看看?其他小朋友,你们都是小评委,请你们认真看,过会来评一评他们怎么样。谁愿意来示范?
2、{C}我还有一个要求,请买好东西的顾客和小组同伴说说自己买东西的经过和感受。都买完后,工作人员和顾客们一起讨论买卖东西的经过和感受。现在请工作人员站起来做好接待顾客的准备,各位小顾客看一看商品、说一说自己要买什么,准备好相应的钱,按顺序站起来去买东西吧!
3、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自由购物。
4、小顾客和各柜台工作人员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买(卖)东西的经过和感受。
5、组织学生交流活动体验。
交流:谁来说一说你购物的过程?(时间充裕的话,同桌再互相地说说。)
你在购物时遇到了什么麻烦或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6、征求建议。
小顾客对我们“小小商店”的服务还满意吗?有什么需要我们改进的地方?
(五)总结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我们自己亲手开办了一个“小小商店”,并且开展了非常有意思的购物活动,你们快乐吗?回家后别忘了把这份快乐与爸爸、妈妈分享!可以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场或菜场买东西。到时回到学校,可以和老师说说你们买东西的经过和感受,好吗? |
||||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