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图形密铺》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是新课程的一个特色,也是新数学课程中一个全新的内容。“奇妙的图形密铺”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国标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教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用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初步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密铺;第二部分,通过动手操作和思考,探索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特点,知道有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有些则不能;有的还可以用两种平面图形进行密铺,从而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密铺的含义.更多地了解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第三部分,通过欣赏密铺图案的和设计简单和密铺图案,进一步感受图形密铺的奇妙,获得数学美的体验。
我们日常生活所见到的地面、墙面、服装面料和某些美术作品,常常是由一些形状相同的图形密铺而成的,因此对学生的而言,密铺是现实中常见的,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基础。
密铺是由形状相同的图形经过平移、旋转与反射得到的。因此,在密铺的学习与研究中,运用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以及图形变换等知识,是对学生所学平面图形有关知识的一次综合应用,需要一定的归纳、猜想、验证、推理等思维活动,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同时密铺的学习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分析哪些图形可以密铺平面,创造密铺的新图案,在已有密铺图片案的基础上,借助各种变换设计出更为多样的图案,这是对学生应用能力的一次提升。总之选择该主题,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现实,又服务于现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奇妙的图形密铺》一课,是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一个内容,让孩子们真正地感受了图形密铺的神奇与美妙。我让学生将教科书上提供的一些平面图形剪下来并带好七巧板,这些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使得上课时的操作活动顺利进行。课中,我先请学生观察生活中熟悉的一些墙面、地面的图案,在直观观察中了解平面图形的密铺,分析、总结平面图形密铺的特点。学生们对于身边的例子比较熟悉,也感兴趣。紧接着,在探究哪些平面图形能密铺时,我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形来,每个人都动起来,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解决问题。
本节课能够层次清楚的组织实践活动,通过持续的观察、分折、猜想、概括,推理和验证等思系,从创设情境到问题探究,具有趣味性,富有挑战性。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本课还较好的注意教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数学美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学生在操作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了美术创作的想象力,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受到了美育熏陶。维方式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