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市级课题>>数学课题>>行动探索>>课后反思>>文章内容
《小数乘小数》活动评议
发布时间:2012-11-1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蔡静红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

庙桥小学教研活动评议表

执教人

蔡静红

上课内容

小数乘小数

时 间

2012.11.15

地 点

多媒体(1

主持人

蔡静红

出席人

顾海峰 蔡静红 丁金妹 沈建新 庄丽

许维燕 朱群如 史成娟 曹 丹 徐丹

评议内容:

朱群如: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求积的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师通过学生自己搜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独立列式解决问题来探索经历了小数乘小数的方法。在教学3.6×2.8教师首先让学生估计,让学生自己尝试列式计算,在计算中发现问题,讨论解决,从而掌握了计算方法。在教学2.8×1.15时,教师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解决。

许维燕: 合理安排练习层次。本节课的计算练习有层次性。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性,既有基本题,又有拓展题,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

丁金妹: 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对学生熟悉的住房面积计算,既复习了旧知,又自然的引出了本课要探索的新知,同时,赋予了计算一定的生活意义与实际意义,使学生感悟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计算确实是一种需要,产生急于要弄明白的求知心理,激起了探索的欲望与兴趣,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如在创设情景引入的过程中,教师问:“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可以体现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列式,自己解答,使枯燥知识变成善于学习的知识。

沈建新: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和教师引导,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小数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进行估算、口算、笔算。

陈小英: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的教学目的仍是利用 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本节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选择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身边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计算。

潘春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对小数乘法算理在操作层面上最简单的概括,对学生在计算时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是思维的简约化,是解题策略的优化。为此,设计了一些专项性习题,根据算式特点在积或因数中点上小数点的正确位置,以更一步强化积中的小数位数由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决定这一规律。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安排了一组开放性练习,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落实,也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开发,探索能力得到训练。最后还安排了一个实践题,让学生在颇有兴趣的计算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将探索获得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工作中去,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庄丽: 在某些环节应把机会多给学生。例如探索因数中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又如学生板演的题目是否正确都可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再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对方法的掌握会更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育路5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