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真教研 数学课题绽新姿
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途径。为了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课题组始终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努力打造“灿烂课堂”,将教研与科研紧密结合,将教师引上一条教学研究的幸福之路。10月18日,庙桥小学数学课题组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本次活动由史成娟老师执教《24时记时法》。
这节课主要以学生生活实例为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探索出24时的记时规律,并且以小组交流的形式主动构建知识此体系,使其逐步建立时间观念。本节课思路清晰,层次紧凑,板书合理,有针对性。老师们觉得这节课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知识
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通过创设生活实例,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去感悟,探索,学习24时记时法,让枯燥的数学变得鲜活,使学生乐于学习。整节数学课让人觉得很有活力。
2.对教材做了适当的重组
史老师在反馈练习中还别具匠心地将教材上的内容进行了重组。创设了一个连续的故事情景,新年里小明的外婆给了他一些压岁钱,懂事的他想把这笔钱存到银行,于是他来到了车站……一系列发生的事情。那么,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在帮助小明的同时也逐步巩固了24时记时法。使得整个的反馈过程很生动,有灵气。反之,如果照题做题就会显得单调枯燥。
3.教师教学语言亲切,简练
在整节课中,史老师的教学语言精当简炼,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而且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贴近学生。让听课者觉得很舒服。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