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市级课题>>数学课题>>行动探索>>课后反思>>文章内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活动评议
发布时间:2012-09-2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蔡静红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

庙桥小学教研活动评议表

执教人

蔡静红

上课内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时 间

2012.9.27

地 点

多媒体(1

主持人

蔡静红

出席人

顾海峰 蔡静红 丁金妹 沈建新 庄丽

许维燕 朱群如 史成娟 曹 丹 徐丹

评议内容:

丁金妹:教师的讲解不局限于孩子的思维,不拘泥于列表的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到有无表格线只是表格的外在形式,更注重了体会表格式一一列举的真正涵义。确实解决问题策略的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对策略的认识 ,让孩子们在凌乱中找有序,错例中凸现不重复、不遗漏。

史成娟: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习心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积极地情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如“飞镖游戏”“观看表演”“留影纪念”等,让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兴趣,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思维,完善列举的内涵,发展列举的技巧。

蔡晓燕:"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奥苏伯尔语)一一列举策略在教材中虽然是首次出现,但学生从一年级的"数的分与合""用数字组数"到四年级的"搭配的规律",几乎每学期都在用这个策略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而且在不断的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尤其是在学习 "搭配的规律"时,深入体会并掌握了一一列举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知道了列举时要注意有序性,要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考,只是还没有加以冠名、提炼,使之成为一种有意识的、自觉的解题策略。执教者直接出示用一一列举策略解决的题目,唤醒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水到渠成地提炼出一一列举策略,想想一一列举时 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反思,体会一一列举的关键——有序思考。这样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为起点,精确切入,让学生不是无奈地"跟着重复",而是生动、高效地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学习、拓展。这一环节,既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又立足了学生的 数学现实,自然、简洁、高效。

朱群如:数学学习是新知与学生已有数学现实互相作用的过程,其任务是不断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现实。"已经会初步应用一一列举策略解决简单的问题"是学生学习本课前已具有的数学现实。执教者不满足于对学生已有数学现实的再现和简单机械的应用,而是围绕着一一列举策略,让学生通过 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逐步加深对一一列举策略的 认识,丰富数学现实。

庄丽: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水平,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并根据学生实际适当进行整合与补充,创设了喜羊羊这一完整的情境,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在亲历中建构,在反思中提升”。

1、在过程中体验。枚举是教学的新知识,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曾经进行过枚举活动,具有简单枚举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例1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由“摆小棒具体形象的操作”到“列表格进行一一列举”的过程,为学生观察、自主探索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同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提示与引导,鼓励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初步体会按一定顺序列举的优点,并感受列表的简洁明了,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在尝试——表达——倾听——调整中逐步体验列举这一方法的优越性。

2、在亲历中建构。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与灌输的结果,而是通过亲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在例2的学习中,直接让学生思考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尝试,有的学生时将杂志名一一写下来进行列举,有的学生采用符号代替杂志简化的方式表示,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比较,在此基础上再探索用简便的列表方式表示,不断加深对列举方法的认识和体会,从而内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反思中提升。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留出回顾与反思的时空,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方法与技能的获得过程,能帮助学生提升“列举”这一重要解决问题的策略,丰富学生的感悟和体验,积累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经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育路5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