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探索“观察类散文”的高效教学路径,9月23日,我校四年级语文教研组以经典课文《爬山虎的脚》为载体,开展了一场生动且深刻的公开课研讨活动。
本次公开课由四2班语文教师谢文花执教。课堂伊始,谢老师以“爬山虎”实景图片导入,瞬间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紧接着抛出“作者眼中的爬山虎是怎样的”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带着探究欲走进文本。在文本解读环节,谢老师并未停留在内容梳理,而是紧扣“观察”主线:通过对比朗读“嫩叶”与“长大后的叶子”的描写段落,让学生自主发现“从整体到局部、从静态到动态”的观察顺序;针对如何理解“一顺儿朝下、重叠、空隙”等词语,她创新设计“手势模拟”活动,让学生用手指弯曲、伸展的动作,具象化理解这些词语,课堂氛围生动活跃。
最具亮点的是“走进爬山虎的脚”这一环节。谢老师通过展示生动的图片和学生的积极互动,鼓励他们模仿作者的观察方法,用“看、想、画”三步法记录植物的“特殊部位”,并尝试用精准的词语描述其特点使学生们兴趣盎然,真正实现了“从学观察到用观察”的能力转化。
课后研讨环节,老师们围绕“文本解读深度”“学生主体地位”“素养落地路径”展开热烈讨论。老师们点评道:“这堂课不仅让学生读懂了《爬山虎的脚》,更教会了他们‘用眼睛发现世界’的方法,为观察类散文教学提供了范例。”
此次公开课活动,既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一次深度探索,也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未来,我校将继续聚焦课堂实效,以经典文本为依托,助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收获成长。


(撰稿:谢文花 摄影:李天豪 审核:李磊)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