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上午第二节课,所有数学教师共同聆听了观摩了徐晓婷老师执教的《奇妙的七巧板》。本节课别开生面,巧妙地将现代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数学文化相结合,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充满趣味与创新的智慧课堂盛宴,引发了听课教师的广泛热议和深度思考。
课堂伊始,徐老师便以一场生动的“时空穿越”情境将学生带入学习主题。随着屏幕特效的开启,由AI技术生成的宋代拼图大师“黄伯思”数字人惊喜亮相,与学生们亲切互动、发布挑战任务,瞬间点燃了课堂气氛。这一独具匠心的设计,不仅让学生直观了解了七巧板从“燕几”演变而来的历史,更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
在教学核心环节,徐老师精心设计了以“火眼金睛挑战赛”为核心的系列探究活动。学生们在平板电脑上熟练运用Geogebra软件,通过“找双胞胎图形”、“图形拼合”、“等量代换”等层层递进的关卡任务,深入理解了七巧板的图形构成与内在数学关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不断迸发思维的火花,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在于多项AI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应用。除了“黄伯思”智能体贯穿全程引领学习外,课末引入的“可灵AI”工具能将学生拼好的静态七巧板图案转化为动态故事,惊艳的效果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课堂的趣味性推向高潮。课后,学生们需要创作一个七巧板故事并用AI让其“动起来”,这一创新作业设计,充分体现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魅力,将学习从课堂有效延伸至课后。
观摩结束后,数学教研组组织了专题评课议课活动。老师们一致认为,徐晓婷老师的这节课不仅是一节精彩的数学课,更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它成功地展示了如何利用技术赋能教学,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数学思维“显”出来,让学生主体“动”起来,为探索未来智慧课堂的模式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本。
(庙桥小学数学低年级组供稿 撰稿:徐晓婷 摄影:李天豪)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