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践行新教材与新课标要求,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9月9日,庙桥小学英语组开展了关于双新视域下依托大单元英语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题研究。
一、新教材中文化元素的多元呈现
英语组成员,畅谈了新教材中文化元素的呈现。主题模块内的连结:教材每册包含八个单元,每四个相邻单元构成一个主题学习模块,模块内各单元在次序上体现单元主题意义的递进性和语言学习的螺旋上升。如三年级上册Module 2“My Family and Me”,各单元围绕家庭主题,从不同角度展开,使学生对家庭相关的文化元素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多模态呈现连结:教材通过文字、插图、歌曲等多模态呈现形式,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如四年级教材的主题情境图以民俗街为背景,展示传统扇面艺术、中国结、面人等,通过生动画面传递文化元素。跨文化连结:通过对比中西方节日,如春节与圣诞节,重阳节与父亲节、母亲节等,分析节日习俗、象征意义及文化内涵,深化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沟通意识。
二、新教材中主题意义渗透的显性育人
在课堂活动中育人,基于语篇探究活动渗透:教材各单元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设计了包括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一系列英语学习活动。如各单元Cartoon Time和Story Time板块的语篇后均设置三类语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学习,自主探究主题意义。在生活化小故事中育人,基于真实情境渗透:教材借助学生可理解的小故事说明大道理,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细微之处着手涵养品格。如三年级上册Unit 8“I Can Do This for You”中Story Time板块通过家庭聚会的故事,引导学生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将主题意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家国情怀中育人,依托主题内容渗透:新教材在语言学习中传递中华文化中“家国同构”的人文精神,深化“节日链接亲情”的文化认同,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理解和认同相关主题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三、文化元素与主题意义无声育人与显性育人融合的课堂实践策略
庙小英语组程蕾老师认为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元素,链接学生日常生活,增强学生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感;浦杰老师认为要尝试将教材中的文化元素与主题意义联系起来,充分发挥插图等多模态文化元素的育人价值;陈玲老师认为高年级教师要注意在授课时,渗透新教材所传达的教育理念,做到主题意义显性化,将单元大问题分解成单元课时小问题,体现层级育人。
最后,结合期初省级、市级英语培训,教师们不仅关注到各年级与新教材使用的联系,又再次明确了学期教学目标,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英语组供稿 摄影:段春兰 撰稿:刘春月 审核:吴小红)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