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下午,所有数学教师共同聆听了由徐璐佳老师执教的《认识分米和毫米》与李天豪老师执教的《认识三角形》。
徐老师执教的《认识分米和毫米》紧扣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观念,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亮点突出。
一、立足生活,直观感知
徐老师以生活中的物品(如硬币、铅笔、课桌)为载体,引导学生观察、触摸,对比“毫米”“分米”与已学单位“厘米”“米”的关系,化抽象为具体,有效突破了学生对小长度单位的认知难点。
二、活动分层,深化体验
设计“剪一剪”“量一量”“比一比”等环节,层层递进。学生通过测量书本厚度、自己制作吸管尺等数学实验活动,既掌握了测量技巧,又强化了单位运用的准确性,培养了量感。
三、巧用错误资源,促进思辨
徐老师善于捕捉学生“1米=10分米”的易错点,通过小组讨论、尺子验证,引导学生自主纠错,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智慧。
李老师执教的《认识三角形》以新课标为导向,围绕“图形与几何”领域核心素养展开思维可视化的教学。李天豪老师通过生活中的三角形导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使学生能准确描述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学生通过画图、拼搭等活动,让学生思维可视化,使学生空间观念得到发展,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显著提升。借助趣味实验(如创造三角形),成功激发学生探索几何图形的兴趣。
通过课堂观察表记录学生操作情况,利用希沃白板实时展示学生作图作品和思维过程,针对性指导典型错误,加深学生记忆。
李老师准确把握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做中学"理念贯穿始终,教学环节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特别是在突破“围成”概念时,注重数学语言规范培养(如强调"围成"的专业表述)
(撰稿:徐璐佳,李天豪 摄影:王文娟 审核:张蕊)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