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2024年11月28日上午,武进区庙桥小学开展了一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全体一年级语文老师齐聚一(1)班,聆听了庄露婷老师执教的《比尾巴》。
在本课的教学中,庄老师抓住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利用课堂教学阵地,创设有趣的情景,唤起学生识字的兴趣,总结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朗读能力。
一、创设字理情境,在辨中识字
教学中庄老师以字源解析为切入点,将一个个方块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一幅幅形象的画面。如“比”字的教学,她出示短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中两个小孩背对背在比身高的动画,了解“比”的演变过程,理解“比”字的意义。又如“兔”的教学,出示小兔子的图片,和“兔”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做对比。孩子通过观察比较,找到了“兔”字中代表长耳朵,大门牙,短尾巴的笔画,轻松识记“兔”字。
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识字内化为自身需求。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它让学生学会了观察与思考,受到文化的熏陶,了解了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厚文化内涵。
二、创设图文情境,在思中识字
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直观、生动、形象的事物或画面更具有吸引力。结合本课特点,庄老师先让学生观察插图,找出六种小动物,然后借助拼音和图片,认识六种动物的名字。再一步步去掉拼音,去掉图片,达到认识生字的目的。
三、多样朗读,夯实语言基础
本课的朗读教学,庄老师从指导一个句子开始——“谁的尾巴长?”重点指导读好本句的重音。我采用了加大字体和打节奏两种方式指导孩子读出问答的节奏和韵律。课堂上组织孩子们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让问答的韵律在不断重复读中潜移默化地浸润到孩子的语言系统当中。
本次一年级语文教研活动,发挥了教师良好的素质与主导能力,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充分发言,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教学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未来,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将立足于新课标理念,不断在语文教学上继续深耕。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