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6日下午第二节课,全体数学老师齐聚六(3)班,观摩了张虹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比的意义》和徐晓婷老师的《认识射线、直线和角》。
张虹老师这节课,以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探索“比”的意义,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严谨的推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张老师利用生活中的实例作为导入,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导入方式既贴近学生实际,又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讲解“比”的概念时,张老师条理清晰,层层递进,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理解。同时,教师还通过对比、举例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了教学效果。张老师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比”的意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徐晓婷老师在课堂开始从“点动成线”入手,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选择和判断从A点到B点如何行走。使学生在观察与操作中复习了线段的特点(直的、一个端点、有限长),并结合测量与验证,自然引出了“两点间的距离”这一知识。从线段中再次自然生长出“射线”这一新知,并认识射线的特征。后面的“直线”的认识同样是从线段和射线中逐步生长出来。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已有旧知和生活经验出发,一步步生长出新知,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新知意义和形成认知结构。
课后,集中到小会议室进行研讨。恽洁老师提出了几点宝贵意见:
1、注重数学知识的生长性。从情景出发,面对实际问题,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新知。
2、注重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学生先动脑联想,再动手实验,然后对比特征,最后沟通对接,使学生更快突破重难点。
3、注重数学知识的重难点把握。将课堂的时间更集中在重点上的教学,分配好时间,才能够让学生高效地扎实地掌握知识点。
通过此次教研课活动,老师们收获颇丰,相信我校教师今后教学会更加专业和精彩!
(庙桥小学华阳办学点数学组供稿 撰稿:徐晓婷 摄影:陈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