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伊始,已入深秋。校园好景美如画,集体教研趁此时。为促进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我校开展集体教研活动,11月5号下午第一节课,全体老师观摩了仝雅婷老师执教的《11.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仝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找出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情景交融,图文结合,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爱上昆虫,爱上大自然。
课文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说一说蟋蟀的种类,尤其对“中华蟋蟀”进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蟋蟀的生理结构和各个部位的基本用途,为后续的活动环节做好铺垫,在“任务一”中设置情景,为了让低年级的小朋友更好的了解蟋蟀的住宅,大家一起找一找书中有关住宅特点的关键词并尝试画一画,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进行绘画创作,同时老师经过点拨,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它的特别之处,在“任务二”中,通过完成图表信息,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住宅修建过程的不易之处,从而自然过渡到“任务三”,既然蟋蟀的住宅是如此“伟大的工程”,同学们能不能就此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呢?随后的知识拓展和科普,既能增长课外知识,又能锻炼读书潜力,从而实现语文和生活的衔接,语文与实践的融合。
课后,教师们积极参与评课,聚焦新课标理念的课堂落实情况,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角度不同,见解独到。老师们在评课议课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其所长,研有所得,营造出浓烈的语文教研氛围。


(撰稿:朱文艳 摄影:田为红 审核:莫伟娟)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