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桥小学数学组开展校级教研活动
2024年4月3日上午第三节课,全体数学老师齐聚六4班,聆听了蔡静红老师的教研课——《面积的变化》;下午第一节课,全体数学老师又齐聚五3班,聆听了潘春美老师的教研课——《分数的基本性质》。
蔡老师的这堂课,分两部分安排。第一部分,探究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把平面图形按 n:1的比放大,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的面积比应该是n2:1。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蔡老师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为主线。通过举例、猜测、验证、得出结论等研究步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
潘老师的数学课堂采取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如猜想、验证、观察、结论等展示教学。其一,通过折、摆、画……验证指定的一组分数是相等的,初步感知分子、分母在变,分数的大小不变;其二,通过观察几组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情况,深入研究分数的分子、分母怎么变,分数的大小才能不变。其三,把“分数基本性质”与旧知“商不变规律”联系起来,再延伸到六年级“比的基本性质”,在对比中发现,虽然它们名称变了,但三者数学结构相同、本质相同,只是适用的对象不同而已。从而,帮助学生较为丰实地建构起分数基本性质的数学模型。
两堂课中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深入探究,自觉建构;课堂中两位老师把思维还给了学生,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数学研究中发现规律,学到知识。
课后,数学组教师们进行了评课,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有所研,研有所思。我们相信,只要不断思变、整合、创新,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庙桥小学数学组供稿 撰稿:刘 燕 摄影:刘 燕)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