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时光清浅。为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助推课堂教学改革。10月13日下午,武进区中二片区小学英语教学专题研讨在武进区庙桥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以“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为主题,从教学展示和说课评课两个方面展开。
一、课堂竞风采
第一节课由庙桥小学段春兰老师执教3A 《Unit 3 My friends》checkout板块。段老师基于本单元主题意义,寻找联结各板块的线索friends,将字母、文本、绘本,生活各板块有机地链接在一起,最后创设连贯、完整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了三年级学生学情,从最熟悉的字母朋友进入,最后回归到介绍身边的朋友,形成学习路径的闭环。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由主题“Friends”串联,课堂最后的语篇创设,从why这一维度,通过挖掘 Ben和上述人物成为朋友的原因,拓展了一组体现人物美好品质的词汇 kind, nice, cool, smart,与目标句型“He ’s/She ’s...”充分融合,既延伸了主题内涵,又发挥了语言教学的社会教化功能。
第二节课由刘海粟小学朱维萍老师执教4A《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story time板块。朱老师扎根文本,通过富有韵律的歌谣迅速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堂进行过程中,通过问题的接连出现和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其主动探索文本,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很好地处理了课文最后一组文本,让学生明白了尽管尝试,尽情追逐,任何时候都不要害怕和害羞的重要性,体会到了运动精神的奥义。朗读环节,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文情境中进行朗读和语音语调的模仿,加深了对文本的认识,也为最后体育俱乐部招募新人学生如何介绍自己进行综合运用打下基础,整堂课符合学生思维生长实际,令人受益匪浅。
第三节课由南夏墅中心小学王爱雅老师执教4A《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fun time 和song time板块。一首欢快的歌曲拉开了课堂的帷幕,学生们一起律动,歌曲内容贴合课文内容,学生们在活跃地氛围中自然进入课堂。通过课文复习和社团招新的环节设置,顺利将课文情境过渡到学生日常校园生活中,在指导学生完成社团报名表格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文本知识点的综合作用能力,学生听、说、读、写、用五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讨论环节,王老师匠心独运,扩展了课文的维度,学生思维得到了充分训练的同时,不留痕迹地过渡到歌曲板块,鼓励孩子小组合作创编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歌曲,进行主题意义的升华,整堂课热烈却严谨,学生收获满满。
二、教研促成长
评课环节,三位老师先分别阐述了本堂课的设计理念。而后,老师们基于主题意义对这三节课的内容进行了互动评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武进区实验小学张丽丽副书记对这三节课进行了肯定。张丽丽副书记表示,从段春兰老师的课中看到了“两个融合”,即phonics和教材内容的融合以及课内外资源的融合;从朱维萍老师的课中看到了语言知识的精准教学;从王爱萍老师的课中看到了基于主题意义探究教学的设计,活动综合性强。同时就译林版教材4A《I can play basketball》的深度备课进行了分享,强调了板块的迁移和思维的生成,鼓励老师要结合课内课外资源基于大单元主题进行教研。
三、结语
一程耕耘,一季收获。协作片的每一次活动,都为老师们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提供了更多的创想和可能。相信全体中二片区的英语老师们,会满怀教育情怀,继续努力,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成长。
(庙桥小学英语组供稿 撰稿:程蕾 摄影:程蕾 审核:金丹)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