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戴博老师执教了一节语文课,课题为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那个星期天》。本文节选自史铁生的自传体小说《务虚笔记》。作者回忆了儿时一次期盼母亲带“我”外出,却未能成行的经历,表达了“我”从兴奋到焦急、无奈,再到失望的情感变化。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戴博老师经过曲线图的梳理,学生迅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条理清晰,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文章大意。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教学最大的目标应在于习作方法的习得,史铁生是如何把他的真情在文章中表达出来的呢?戴老师在探究的第二个环节聚焦于作者的写作秘妙,让学生关注文章的表达方法。戴老师带领学生关注重点词语的反复使用:“那个星期天”,“就在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早晨”;“答应带我出去”,“很久之前就答应了”,“还是这样答应的”;“这不会错”,“都不会错”……重复用词是作者在心里一遍遍地告诉自己终于可以成行了、母亲答应带我出去了,这是作者欣喜、激动的表现。好的语文课是有设计感、有现场气氛感的,尤其是课堂开始与结尾的呼应,她让学生读着下面三句话慢慢进入史铁生给我们营造的淡淡的忧伤的氛围中,入情入境。
在课堂尾声,她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读着这样三句话结束学习,余味无穷,学生对于史铁生那个星期天的心情感受一直持续到了课后。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