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研读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
发布时间:2022-11-23   点击:   来源:   作者:吴晨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为了进一步准确把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精神实质,提高教师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11月23日下午,庙桥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在王婷、李天豪、钮敏玉、沈倩云四位老师的分享下,进行了2022版数学课标学习交流研讨会。

首先,由王婷老师分享了她对新课标数与运算的理解。她提到学生经历由数量到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经历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初步体会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教学中要注重沟通小数、分数与整数运算之间的联系,站在整数、小数和分数运算一致性的高度,来看待整个小学阶段的运算教学。

李天豪老师从运算能力内涵、运算能力表现、发展学生内涵能力注意点这三点出发,分享了运算能力的主要表现及教学要点。新课标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运算能力不仅表现为会算和算正确,还包括对于运算对象、运算意义、算理算法的理解及解决问题时的合理选择。李老师结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 、运用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例题,提到要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数和运算的意义,理解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感悟运算的一致性,鼓励学生选择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

钮敏玉老师通过比较2022版新课标与2011版新课标,指出主题内容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形式上的简单地把数的认识和运算放在一起,是通过分析它们内容之间的关联,分析内容的本质特征,把具有共同本质特征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以便我们对这些内容进行更好地理解、把握和实施,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标中的课程理念也明确提出一点就是“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 钮老师以“认识11-20各数”的教学为例,解释了课程内容结构化目的在于体现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个学科的基本原理,进而促进其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

沈倩云老师提到,新课标强调提倡“做中学”,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在探索图形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时,学生必然要参与多种数学活动,这也是小学图形学习的重要特征,这些活动包括观察、操作、想象、推理、表达等。沈老师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为例,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认识到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燃情追梦正当时,不负韶华行且知。相信庙小全体数学教师们定能在思中悟、悟中行,深耕教学,将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日常教学实践中,让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努力打造庙小高效优质的数学课堂!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