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抓关键问题 实现课堂有效性 加适当拓展 激发学习兴趣点
发布时间:2021-04-12   点击:   来源:   作者:李磊

——记五年级课堂教研活动

47日上午第三节课,我们五年级组的语文老师在资源教室一起观摩了李磊老师上的《田忌赛马》。

上课伊始,李老师借用我区著名景点春秋淹城里的诸子百家引出其中的兵家,引出故事中的人物孙膑、田忌、齐威王,一下子激起学生对这个故事的兴趣。接着,李老师用三个关键问题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文脉。同时将现代文和《史记》中的妙计对比着学习,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降低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这样的学习过程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在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了解的基础上,李老师紧扣人物,放手让学生体会孙膑计谋的妙处,这体现了学生的自我发现,并在发现中寻求更深刻发现的学习行为特征,使课堂教学呈灵动状态。为了让孙膑这个人物在学生心中活起来,形象更丰满,李老师进行了拓展性学习,出示了一段文字资料,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孙膑的智慧,但同时也感叹他悲惨的命运。最后,李老师让学生穿越历史回到春秋战国时期,学习《庄子说剑》中的庄子的样子来巧妙地劝说齐王,既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又保护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在学生进行“劝说齐王”这一环节的时候,李老师依托课题《基于教材,构建写作训练网络体系的研究》,让他们将劝说的语言写下来,训练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整堂课中,李老师突出重点,自主发现,每一点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避免了冗长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推进。教师的教得心应手,内容精要;学生的学兴趣盎然,感悟深刻,在研究中了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实现了高效的阅读教学。在其背后,我们分明可以看到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是一种具有人性的教育。另外,这个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故事和学生相差太远,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而课堂中加入适当的拓展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相关兴趣的迁移。这也是这堂课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的重要原因。

图片1.png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