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做学生思维生长的助力者——记五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0-11-24   点击:   来源:   作者:戴博

《少年中国说》写于“百日维新”失败后的1900年。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帝国主义嘲笑中国为老大帝国,在此背景下,梁启超写了这篇文章。文章热情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的中国少年寄予了无限希望。?号召“中国少年”应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

课文多为四字一句,或六字一句,而且押韵,多处运用反复、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大量引用典故。文章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李磊老师不急着让孩子们去借助注释理解全文,而是让孩子们回忆解读古文的方法,让孩子们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靠自己的能力去进行初步解读。当孩子们有初步概念后出示正确解释,加深孩子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思考、辨析,得到思维的发展。

通过了解梁启超先生写文的背景和目的探究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明确老年和少年之区别是什么?通过材料,展示层层递进之关系。从而引出课文第一部分的教学,在层层递进的朗读中感受少年对于少年中国之重要性。通过“老大帝国”之说,与今日之中国对比,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拼搏意识。在课题《基于教材,构建写作训练网络体系的研究》的指导下,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仿写,不仅要句式一致,内容还要与文章契合,能够体现出连贯的思维层次性。

在李磊老师的课堂上能够感受到方法教学的扎实、知识渗透的自然、情感交流的激情、语文要素的达成。

微信图片_20201124142031.jpg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