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下午,低年级老师齐聚三(3)班教室,聆听了孙琴惠老师指教的《司马光》一课。低年级老师一起研讨了这节课的成败,为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提供了参考。
文本,是我们借以实现教学的一个例子,而作为正式接触文言文的首例则尤为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课决定着孩子日后对于文言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再怎么提高其重视程度都不为过。孙老师从朗读入手,在课堂上带着孩子用各种方式读,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齐读等等,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读准了文章。然后,孙老师又教了学生朗读文言文的小技巧——在人物后面稍作停顿,让学生初步体会了文言文的语感。最后,她教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组词、借助经验。
小学第一篇文言,就这样“读”结束了,带着这样“读”的心态去期待,去探求,去品味,才是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应该给予儿童的一种童话般美好的方式。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