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构建写作训练网络体系的研究》课题小组的所有成员聚集在二(2)班,共同聆听了沈贤玲老师执教的《祖先的摇篮》。
课堂上,沈贤玲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沈老师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因此,在指导朗读过程中,沈老师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课后,大家围坐一起,就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研讨,肯定了沈老师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教学过程中,沈老师在重视诗歌朗读的同时,对有些关键词语的理解不够重视。诗歌中的字词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不能单单采用以词解词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将深奥的词语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让学生能深切感悟,这是以后在诗歌教学中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