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庙桥小学“基于教材 构建写作训练网络体系的研究”课题组成员们齐聚一堂,观摩周水英主任执教《理想的风筝》,听后感觉收益匪浅。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家苏叔阳以一个学生的语气,刻画了一位年过半百的残疾老师的形象,赞扬了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作者把浓浓的师生情意融入平淡的文字之中,语言生动,饱含深情。
周主任的课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整堂课分成“回顾课文,确定目标”、“品味细节,感受人物”、“品味心声,深化风筝”三个部分,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整堂课紧凑而不紧张。
同时她的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清新自然而又充满睿智。在课堂中,她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并且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充分地进行对话,在情感上进行交流与撞击。通过品读感悟,学生们感知了文本,走进了刘老师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刘老师乐观向上、敬业执著、热爱生活的精神,最后通过练笔的形式,表达了学生们对刘老师的感激和尊敬之情。
课后,课题组老师们围绕本课内容进行了讨论,充分肯定了周主任在情感体悟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训练的观点,同时也针对本文其它的写作训练点进行了挖掘,并提出课堂修改意见。
相信在这样彼此探讨、共同研究的过程中,“基于教材 构建写作训练网络体系的研究”的课题推进将更为顺利,学生的写作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