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第三节课,中年级语文老师聚集四(5)教室,聆听了高明霞老师执教的《沙漠中的绿洲》第一课时。
这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和保护的课文。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高老师认真解读文本,能把握文本特点和第一课时的任务,教学思路较清晰,并能注重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
课伊始,高老师提出“沙漠”一词你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想到哪些词语?绿洲呢?能注重孩子的积累 。然后质疑:在沙漠中怎样建绿洲?为什么要在沙漠中中建绿洲?进入新课的学习。字词教学扎实有效,如“劣”非常形象地说,少用力做出来的就是劣质品,还列举了例子,学生一下子理解了。同时教学生字有侧重点,高老师抓住“盐碱地”“侍弄”的意思展开,为文章的理解作下了很好的铺垫。学生根据老师黑板上的段意词语自然而然地概括出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欣赏了迪拜的风光,紧扣课文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读,抓住“绿树成荫”“鲜花遍地”“没有……更不见”来展开想象。男女生对读加深理解,读出喜爱赞美之情来。读好课文,用朗读表达情感是我们教学中所要追求的。这为小练笔“迪拜街头风光”做铺垫。
课后,我们组围在一起进行了研讨,大家充分肯定了高老师的课,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及建议。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