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午第三节课,四年级语文老师一起走进四(1)班,聆听成婷老师执教《九色鹿》。
《九色鹿》是一则民间故事,主要讲了九色鹿不顾生命危险救了调达的命,并不要他的任何回报,只求他不向任何人泄露他的住处。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在“重金”面前他竟然见利忘义出卖了九色鹿,但最终受到了国王的惩罚。故事内容简单,情节生动,语言浅显,学生乐意读且容易读懂。但就是这样一篇看似简单的文章,却蕴含着极其深刻的道理:做人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
成婷老师老师在执教过程中立足于语文学科的根本:学语文,用语文。如字词教学,重点抓了多音字、成语这两类。既便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又能让学生习得方法,利于今后自学的有效迁移,文中的成语教学也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打下基础,便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将会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在中年级的生字教学中,成老师注意抓难点重点,誓言的“誓”,见利忘义的“义”,在引导学生了解的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中,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有意义识记汉字。
在教学过程中,成老师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对人物形象的初步理解,为下一课打下感情基调。从课堂表现看,第一课时,学生对九色鹿的喜爱、对调达的憎恨就不知不觉在朗读、表情、语气中体现出来。如字词语教学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敢讲会讲。整体感知课文环节,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故事里出现了哪两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问题的提出帮助了学生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同时,成老师也注重对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学过程中能运用多种形式促进学生朗读。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