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课间活动组织实施中问题的调查及结论
在大课间课程化实施过程中,我们就课题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形成了一些结论结论,现将调查情况和结论汇总如下:
1.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制约瓶颈调查
通过学习和调查,以及结合我校大课间开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了解目前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制约瓶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全体师生思想上对于开展大课间活动的认识和重视,场地的合理布置和利用,器材充足的保障,安全形势带来的压力,活动内容的设置和开发,师资的保证,学生自主性和参与兴趣的保证,学生展示平台的搭建,对于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评价等。基于以上各制约大课间活动开展的瓶颈,如何才能一一破解,突破重围,让大课间活动真正扎实开展?本课题组认为将大课间活动纳入到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中,将其提升到课程的高度,课程化实施将是诸多制约因素得到解决的首要保证。
2.对校领导、师生对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态度调查
2.1校领导的态度
学生体质持续下滑,引起国家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教育部推行每天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而大课间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大课间要在学校中落实,学校校长是第一负责人。校长及学校领导要对大课间充分认识,认识程度决定重视程度,重视程度决定大课间开展质量。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校领导进行访谈。通过访谈,校级领导对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了解程度各有不同。在对校领导对大课间开展必要性调查中,校领导认为开展大课间有必要。这充分表明校领导在思想上比较重视,能认识到开展大课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学生体质下降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大失败,认识到改善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应承担的历史使命,这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坚实基础。综上所述,校长是决策层,校长对大课间活动开展意义的认知越多,他们对大课间重视程度就越大,并直接影响着大课间开展质量。因此,要提升大课间开展的质量,必须提升决策层的认知水平。
2.2教师的态度
调查中将教师分为体育教师、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三部分,分别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体育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了解程度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了解程度要高一些,任课老师对大课间了解程度相对来说要低一些。在对大课间开展必要性调查中发现,体育老师更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他们有着更深刻的了解,他们认为开展大课间很有必要。大课间体育活动能有效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班主任跟学生接触最多,班主任关注的是他们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很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任课教师由于职责不同,他们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对学生参加大课间关注不够。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很支持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能较好认识到开展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意义。任课教师的体育观念还需要更好的转变。
2.3学生的态度
对学生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大课间活动的了解程度和乐意参与这两方面展开的,通过调查,学生对于开展大课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这也与他们所处的学段有很大关系。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学生喜欢和乐意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学生数占绝对数量,这为开展大课间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3.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调查
为使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更加适切学生的生长发展和个性发展需要,在开展学生喜欢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调查之前,课题组成员集思广益,为学生准备了包含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新兴体育项目等五大类,近50个活动项目的丰富“菜单”。学生在正式择选运动项目时采用“菜单选用”与“广泛征求”相结合的方式征求学生的意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根据学生意愿选择项目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定期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兴趣,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更换和添置项目,目前我校在原有篮球特色基础上加入了门球和曲棍球项目,根据学生兴趣需求和教师特长,增加了佳木斯操和彩带操等项目。目前我校的俱乐部项目在原来基础上增加到了近50个。
4.开展大课间活动师资情况的调查
大课间的实施需要由具体的人来操作。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文化课教师队伍中首先是人才济济,有许多的体育运动爱好者、佼佼者,他们经常活跃的各种运动场地,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特别是小学教师,大部分是师范类学校毕业,在学校学习时不设专项,对体育学科教学同样进行系统的学习,具有指导小学生体育活动的能力。第二文化课教师有着无人能及的管理优势,包括对学生的宣传、教育、管理等工作;第三他们对学生兴趣、喜好、个性、体育特长、各种能力了如指掌,开展活动轻而易举。第四在如何处理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关系,学生在校的业余时间的安排等方面,文化课教师一般能起主导作用;第五他们和学生接触时间长,机会多,学生受文化课教师的影响大,其中尤其是班主任,在班级中有很高的威信和说服力,他们是组织大课间的关键人物。现在我们学校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项目设置近50项,95%是文化课教师负责实施的,既有民间传统项目例滚铁环、踩高跷、跳方格、打陀螺、放风筝、跳皮筋等,也有时尚运动滑板、轮滑,既有民族跳竹竿等,也有快乐体育项目,还有各种游戏活动,包括田径、体操、韵律操、足球、排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兔子舞、呼拉圈、跳绳、毽球等,这些活动都是在同一时间段,全体师生全员参与的,单靠体育教师是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活动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锻炼项目,学生乐意参与,改变了原来一刀切的状况,同时,各教师的特长也吸引着学生参与,他们简洁的讲解,优美的示范,耐心的辅导无一不吸引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综上所述,我们在大课间活动实施过程中,通过宣传、培训,把我校的文化课教师都安排到到各个项目中进行项目开展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是组织实施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课程化的基础保障。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