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非常有名的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她对儿童的节奏格外尊重,并以她自己的智慧走出了女性在个人事业与母亲角色之间的冲突,感动和启迪了无数读者。她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对于学生,每次发现他们的课堂作业迟迟交不上来,催促了半天还是有几个学生慢吞吞地在边想边做,手中的笔总是动不起来,见此情形我心里都很抓狂,只能在一边干着急,有时候我没有耐心等,就干脆不等他们做好,直接开始讲解了。对于那些没有做好的学生,他们便听着我讲解的答案往上抄抄,没有任何学习效果。其实有的学生并不是不会做,只是他们天生就是慢性子,做任何事情都不紧不慢。而当时如果我能够耐心地再等上些时候,让做好的同学先静静地看看书,让没做好的同学安静地思考答题,等到大家都完成后再讲解,那样的效果会不会更好呢!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恰恰道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拥有健康的心理品格,是孩子走向成功的最基本保障。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以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对孩子们进行日常教学工作。尤其是对于毕业班的孩子们,我更应该从这篇文章中得到反思和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做到:循序渐进、耐心引导、掌握方法,让孩子们的速度慢慢得到提高,真正做一个身心健康、品格健全的小学毕业生。 如果可以,就让我们一起放慢一些些脚步!!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