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去一点铅华上路
世上有一千种美味的甘露,挑弄着生命的味道,浮华的、典雅的、浪漫的、热烈的……然而,当我们走在人生的沙漠,却发现舌尖真正渴望的,不过一点淡淡的凉爽与滋润。
钱老师的教师生涯,已经伴随着她送走的一届又一届学子,走过了人生的半数光阴。当初那个意气风发、张扬跳脱,如今渐渐归于沉寂。我侧身站在她的教室门口,望着春日的午后,那分笔尖上点点洒落的余晖,不由有些感慨:当青春的火燃尽,老师的教育之路所回归的理想境界,也许正是如此吧!返璞归真,平平淡淡,稳扎稳打地教着那一点早已经在心中磨烂了、却百说不厌的内容。
是什么,让这一份沉淀显得那般厚重?书是一样的书,笔是一样的笔,不同的,唯有学生。
今年的开学一位同学的家长将绣有“上课严父,课后慈母”的锦旗送到了钱老师手中,表达了对她的深深谢意。
今年10岁,但他的成长却经历了情绪跌宕、思想波折,经历了学习、行为的蜕变。刚来庙桥小学的他,性格显得孤僻、古怪,很是自我,总是和同学吵闹、打架,一度甚是厌学,这让孩子的家长非常困惑、分外着急。自从来到钱老师班,在钱老师的耐心教育、帮助下,他有了很大的转变,从一个厌学的孩子变成了爱学乖巧的好孩子,课上认真听讲,课后能做作业了,对待同学也友善了,变得关心班集体了。他的变化令人欣慰,但也倾注了钱老师万般的教育心血。
钱老师每天早上到校后,都会找到展同学和他亲切谈心,进行思想滋养;中午休息时分、放学后,将他带在身边无私地为他辅导功课;当看到展同学的点滴进步时,钱老师也总会在同学们面前进行积极表扬。她勤于家访,采取电话、飞信、走进家中等多种方式和展同学的家长不断沟通,交流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给家长不厌其烦地传授教育孩子的智慧方法。她和任课老师沈建新、金丹多次围坐在一起,商定教育展同学的教育策略,达成了对展同学教育的统一意见……
钱老师对展同学的关爱就像春雨一样无声滋润着他的心田,逐渐暖化了他的思想,改变了他的行为。展同学的进步,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家长多次给钱老师送礼物,都被钱老师婉言谢绝了,但这次的锦旗她收下了,她笑着收下了,她诚恳说道:“谢谢展爸爸展妈妈的信任,其实我只是做了为人师应该做的事,这面锦旗我将好好珍藏,它是我工作上的鞭子,将会鞭策、督促我更用心地教育我的学生。”
对于学生的爱,从力求规范到顺其自然,剪去繁琐的、夸张的、哗众取宠的纹饰,实则是理性向人性的回归。对人如是,对事亦如是。
前不久的一天,钱老师的桌上多了一张披萨饼。那浓郁的香味,在狭窄的办公室中飘荡,引来无数的好奇。那是来自一位受伤孩子的家长的感谢,自家手工制作的,饱含着感激心意。
那是一年级的一堂课,一个孩子拉扯着同伴,想让他早些走进教室候课,却不慎造成对方撞上桌角。孩子满脸鲜血的模样吓坏了很多人,包括周围好几位年轻的新老师。钱老师急忙将孩子送往医院,并且与双方家长进行沟通。事后查明,这只是小伤,双方的责任都十分明确,对错参半。然而对家长来说,牵扯到家中的命根,却是难以让步的针锋相对。
这个时候,很多人也许选择沉默,承担了该承担的责任之后,让他们自行交涉,不管他洪水滔天;有的人也许会想左右讨好,以至于被前后夹逼,弄得里外难以招架。我没有能欣赏到钱老师与家长交流时的语言艺术,但是她一贯的做法已经给我答案:在明确责任和及时安慰的前提下,老师作为沟通桥梁,绝不能失去公正与原则。要让双方家长都接受,在牵扯到孩子的当下,任何多余的行为言语,都可能成为新问题的导火索。人情难说,唯有道理最硬。是非对错,毫无偏驳,说的简单,但是若没有数十年教师生涯的历练,实难做到如此。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钱老师,我想“教书匠”是最为合适的。这并非贬义,在我看来,反而是教学最高的境界。匠人,从不会让大自然的美玉符合自己的构思生长,而会因势利导,创造艺术。匠人,有着最最平静的内心,有着最最淡定的洒脱,却有着在无形中创造完美的魔力。洗净自身铅华,带一杯清泉上路,这恰恰是老师塑造孩子的灵魂时最高的境界。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