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工会网>>教工之家>>道德讲堂>>文章内容
《百个孩子的最美‘妈妈’——张桂梅教师》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5-04-3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吴小红

最近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百个孩子的最美‘妈妈’——张桂梅教师》的优秀事迹,看着那动人的画面,听着那感人肺腑的事迹,我热泪盈眶,心灵得到了洗涤,内心受到了震撼。

她是东北人,却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云南边疆。 她没有子女,却被数百个孩子称作“妈妈”。她备尝艰辛身患重症,却顽强地逼退死神。她获得了很多荣誉,却一直想着“感恩与回报”。

1975年,18岁的满族姑娘张桂梅随姐姐从黑龙江的牡丹江,来到云南迪庆州中甸县支边。此后,在长达36年的时间里,张桂梅把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山区的教育事业。36年来,张桂梅从迪庆、大理,再到华坪县辗转从教,成长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1993年12月,正在大理工作的张桂梅,得知丈夫患了癌症。不久,丈夫去世。丈夫去世后,张桂梅没有再组建家庭。她没有亲生子女,全身心扑在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上。心系山里穷孩子的张桂梅,不顾病痛,从2001年3月起,一边在民中当老师,一边义务当上了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苍天不负有心人。在云南省委、丽江市委的支持下,2008年9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开学了,一下就招收了100名女学生。而她则当上了该校的校长。

这些年,张桂梅没有节假日。为了孩子,为了党的教育事业,她放弃了自己的个人生活,放弃了出国生活的机会。有时她也动摇过,因为曾被人误解,想一走了之。可她真舍不得这里的父老乡亲和那些朴实可爱的孩子。

张桂梅说:“三尺讲台,给了我诠释教师为人师表的小舞台,传授知识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儿童之家的孩子们,让我懂得了做一个母亲的伟大,使我的人生丰富多彩。孩子们已经一个个长大,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已有了工作,还有的已经结了婚。我忘不了那一幕幕温馨的情景。”

像张桂梅教师等一群可爱可敬的乡村教师,他们强大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都很好地诠释了教师的真正意义。我们常常提教育,常常讨论怎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看了他们,我才真正明白教育就是身体力行,就是言传身教。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什么是人世间的大爱,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人生,短短数十载,可以有许多种度过的方式。她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可就是这条路,照亮了许许多多孩子们的路。什么叫“蜡炬成灰泪始干”,什么叫“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些诗词准确地表达着我们内心的感受。

  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敬佩他们的同时,更多的是反思。执教19年,一直有两个问题在我脑海中徘徊:“教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我无数次问过自己。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我要怎样过我的教育人生?这些问题在看完央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张桂梅》之后,我终于找到了满意的答案

  反思自己的付出。我有着比他们优越的环境,却做不到他们的最好;我有比他们优秀的学生,却没有他们的身体力行。

我曾经感叹教育这碗饭不容易吃,曾经抱怨学生难教,学习不认真。可是现在看来,他们真的很可爱,他们会大声地说“老师,我们最爱你!”以前会觉得这样的表达方式有些夸张,现在觉得这样的方式洋溢爱的气息。

  我顿悟:我们每个人心中其实都充满爱,都向往着美好。只是不经意间丢失了,或者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了。真的非常感谢那些“最美乡村教师”,他们让我们重拾起了心中的美好,重燃教育的热情。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惠及他们的学生,更激荡着我们做老师的心灵。

  突然之间,我觉得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多很多,想立刻投入到我那群可爱的孩子们中间,感受我的全部的爱和一切。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育路5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