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薄决心出鞘 教学实践出彩
——记庙桥小学品德学科教研活动
一所学校要有直面薄弱的勇气,同时也要有改薄的决心,更要有改薄的行动。庙桥小学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还有好多地方需要我们加以深入地剖析,发现不足,并进行持续不断地研究、实践、改进。在学科教学上,品德教学是学校老师头疼的事,学校了解这一情况后,决心进行薄弱学科教学研讨活动。这一举动得到了相关任课老师的支持,她们学习、研究、备课,学校领导帮助备课,共同出谋划策,最后在4月1日和4月3日两天,面向全校教师举行了品德学科教研活动。
4月1日,徐梦兰老师执教了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我们共同的家》。徐老师通过让学生结合地图从地域了解祖国的幅员辽阔,通过数数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的人口众多,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认识我国的少数民族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整堂课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涨,学得认真、学得开心。
4月3日,高明霞老师执教了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中的《我掉了一颗牙》。高老师用儿童化的语言和口吻,层层推进,让孩子们了解了掉牙以及掉牙的原因,从而学习刷牙的技巧。在教学中,高老师运用了生活中学生掉牙、蛀牙照片,也运用了医护人员、老师的讲解等视频,还运用了儿歌、反馈题等资源,让学生在看、听、做、思中学习体验,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4月3日,钱海英老师执教了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怎样到达目的地》。钱老师的教学逻辑关系合理,首先让学生了解有哪些交通工具,接着了解交通工具的作用,然后了解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交通工具,最后渗透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课的结尾还联系身边常州的交通变化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同样,钱老师也运用了图片的、声像的,包括听课老师等好多资源,为学生打开了思维的窗。
在4月3日中午,老师们齐聚会议室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这三位老师教学探索精神可嘉,三堂课符合品德教学的性质,教学目标把握准确,教学方法得当,教学资源运用丰富有效,教学效果好。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徐老师的教学在课时划分上要考虑,在了解祖国幅员辽阔环节时内容只要二选一;高老师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效果会更好;钱老师的教学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时“从问答走向对话”,效果会更佳。在研讨的最后,分管教学的韩校长作了总结性发言:“品德教学要体现学科特点的根本途径是教师要设计丰富而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教学中要珍视这份体验,运用好这份体验,同时要注意“从生活(社会)中来,到生活(社会)中去”,逐渐丰富积累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从而引导儿童(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社会。在资源的运用上要体现多元和有效。”
这次教研活动是我校改薄的举措之一,是基于学校问题的研究,真正来自于教师,又回归于教师。这次教研活动再一次提振了教师向薄弱领域进军和探索的信心,同时也开启了薄弱领域研究之门。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