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雏鹰在线>>班主任之窗>>文章内容
【思绪飞扬】读《教书不简单》有感之所谓“偏心”
发布时间:2015-01-31   点击:   来源:   作者:李磊

读《教书不简单》有感之所谓“偏心”

李磊

每个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道理:天地尚且不全,世间又何来完人之说?哪怕是孟子,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的质疑。圣人都有个人的利益诉求,凡人怎能免俗?不如来给教育教学下一个有趣的定义吧:教育教学,某种程度上是一群不完美的师长,将不完美的孩子,教育成不完美的人。

人非完人,自然有偏好与厌恶。但是,老师的个人好恶,在教学过程中却成了万众鄙夷的焦点。“偏心”两字,用在教师身上,更是贬义多过褒义。这不是有些违反人性、甚至违反理性吗?

然而,曾纪洲老师在他的这本著作中告诉我,“偏心”实际上是一种正确甚至高效的激励手段,关键在于老师偏心的方面和偏心的方式。

前者,简单来说便是老师偏爱一个孩子的理由是不是对其他的孩子拥有明显激励效果。很多老师偏心成绩优异的孩子。而这些孩子的优秀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很可能是难以企及的,甚至对于班中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复制的。那么,奖励与赞美永远围绕着个别个体,不公平自然也就应运而生。但是,曾老师的“偏信”更多投向了常规行为优秀的孩子,比如:上课专注的,打扫认真的,见人礼貌的……因为这样的日常行为便于模仿,利于完成,所以很多孩子产生了“努力一把,我就是焦点的”念头,也就产生了冲劲儿。从常规开始,步一步将学生成绩提高,这个过程不可不说充满了“艺术感”,就如同那普照大地的明月,阴晴圆缺,恰似喜怒变化,却从不曾为世人厌恶,反而渗透着一股温柔与希冀,将万世昊光,融成了李白的杯中酒,苏轼的赤壁歌。

至于后者,多数情况下的“偏心”,之所以令人难以接受,是因为它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暗箱操作与不公平。曾老师反其道而行,将个人的好恶告诉孩子,将赢得自己偏心的标准罗列在他们的眼前。也许这有一些“作秀”的成分,但不可否认,在孩子面前他展现出了“敢作敢为、坦荡磊落”的品质。公平、透明的竞争,使得“偏心”成为良好班风的促进,而非同学之间恶意打压的助力。

读完这篇文章,我忍不住要为这位教育界的前辈叫好,甚至发出一句“我心有戚戚焉”的感慨。也许,是男老师特有的豪放与大男子主义,也许,是一种追求竞争与合作的理念,在我自己的班级中,我同样将“偏心”两字摆上了台面。

午餐时偶尔多了一些菜肴,分发作业纸时出现了一些瑕疵品,排队洗手时出现了拥挤,打扫卫生时出现了额外的工作……班级管理中,总是出现很多“小便宜”,让已经四年级的孩子蜂拥而上;也难免有一些需要“吃亏”的现象,让他们避之不及。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运用老师的权威,让男生做出绅士的谦让。

一开始,很多男孩不能接受,认为老师“偏心”。一天,班上的“调皮大王”一脸愤慨地指着我吼道:“老师,你又偏心!”

“哦?”我微微一笑,“我偏心什么?”

“偏心女生!”他狠狠一扭脖子,那模样仿佛万般不屑,“你总是帮着女生,不帮男生!”

这个时候,班里瞬间鸦雀无声。那群孩子似乎被触及到了心中的某一根弦,一双双眼紧紧盯着我,或是不满,或是得意,或是暗笑,不一而足。

殊不知,我等这个机会早已等了很久,见他挑话头,不由一声哂笑:“哦?偏心吗?不够帮着男生吗?我想请问各位,我们班的班长是谁?”

“周逸航!”大家异口同声道。

“被各位老师称为‘可造之材’的文艺委员是谁?

“程武亮!”声音比方才更高了一些。

“每天尽职尽责,为大家检查卫生的劳动委员是谁?”

“王裕泰!”底下已经开始有人挥动小拳头。

“一、二、四、六这几组的组长是谁?”

“李可!汪义博!程献!王林!”这一下,连原本一些不开口的女生,也朝着那小胖子嚷了起来。出奇整齐的声音,让那个孩子小脸涨得通红。

我朝着几位班干耸了耸肩:“各位,似乎有人怀疑你的性别呀!”

“哈哈哈哈……”哄堂大笑中,紧张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连那位“调皮大王”也忍不住失声而笑。

我带着戏谑问:“再想想吧,李老师哪里偏向女生了?”

“我……我……我……”那小胖子咽着口水,几乎用尽了全身力气,“你吃饭的时候偏向女生,不分给我!”

“啊!是吗?”我故作惊讶地叫道。

“他胡说!”同桌女个女孩立刻出言反驳,“他吃得比谁都多!”

“可是老师不把肉汤给我!”小胖子气呼呼地针锋相对。

我闻言,不由狡黠一笑:“原来如此,李老师接受你的批评。这样,你回去把这件事告诉你妈妈,让她明天来教训我一顿,如何?”

“啊?”小胖子有些跟不上我的思维。

“嗯!你就这么说吧。”我故作沉吟了一会儿,咳嗽了一声,道,“你就说:老妈,我今天和李老师争论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吃掉了桌上大多数荤菜之后,还想和几个个子没我高、身子没我壮、甚至体弱多病的小女孩抢仅存的一口肉汤,没想到李老师居然不帮我!”

“哈哈哈……”教室中再一次响起一片爆笑,连小胖子也瞬间语塞,扭过头去,埋头趴在桌子上,捂着肚子肩膀抽搐了起来。

我一本正经道:“各位,如果觉得李老师在这些‘小事’上不公,偏心,那么你们也可以向任何一个人,无论是校长还是父母反映。你们可以这么说:李老师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呢,他没有帮着我这个男生去和女孩子抢一张纸、一口菜、一杯水!如果各位男子汉觉得这些话你们说得出口,那李老师只能对各位的面皮之厚,道一句‘甘拜下风’了!如何,要不要试试?”

“不要!”全班男生的摇头如拨浪鼓,而女生更是笑靥如花。

我在晨会课上非常坦然地告诉大家:我们班有30位男生,却只有18位女生。女孩子数量上已经占了劣势。班干部中,以班长为代表的骨干力量多数都是男生,这样在舆论上,女生又处于弱势。老师偏向女生,不是让同学在班级选举、成绩争先、比赛夺冠上出现任何的不公平,而是在无伤大雅的“小事”上谦让女孩,做到起码的绅士风度。公交车上还有孕妇专坐呢,何况大家都是同一个屋檐下的兄弟姐妹,更要互相帮助。

一旦男女生之间发生一些“小摩擦”,我都会拍一拍那男孩的胸口,问:“是男子汉吗?是爷们儿吗?你若真的觉得委屈得不行,拍着胸膛在大伙儿面前把你刚才的事情说一遍,然后加上一句‘我真是英雄好汉’。你只要说完,李老师一定帮你出头!”往往这个时候,男生都会忍着笑给对方送上一个歉意的眼神,一溜烟跑回座位上。一个学期下来,我们这个男女比例生极不协调的班级,彼此相处得万分融洽。

当然一旦女生犯了原则性错误,比如作业抄袭等,她们所面临的惩罚与男生一般无二。女孩子想要竞争班干,必须要如男生一般进行演讲竞选。因为她们数量上不占优势,所以更要体谅平时“保护”“迁就”她们的男生,不能刁蛮任性,不能真把自己当成公主,才能获得更好的人缘。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推动了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所以,根据我自身的实践,“摆上台面的偏心”不仅仅是给孩子一个努力的标杆,更是一种关爱弱势群体的有效方式。强势的孩子,可能欺负同学,但更可能对弱势群体形成一种保护欲。尤其是小男生,谁的心中没有一个“英雄梦”呢?老师对弱小一方的关爱、包容、谦让,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仁爱”的灌输,不是捧起《论语》每天朗诵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能做到的。冷冰冰的教条、法律之外,更需要人文关怀和道德行为的引领。我想,只要将这样的行为变成习惯,他们总有一天会发现,自己的肩膀上可以扛起更多生活的重担,因为自己有一颗仁爱的心。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