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8、7加几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和掌握8、7加几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进一步掌握“凑十法”,理解8、7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思路:
本节课,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出发,设计教路为:基本训练 搭桥铺路——创设情境 探究算法——巩固练习 活用算法——小结提升 乐中提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搭桥铺路
出示口算卡片
9 6 9 8 9 4 9 9
10 3 10 5 10 8 10 6
指名说说口算9 8、9 6时是怎样算的?(凑十法)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利用凑十法学习新的内容。
设计意图:复习已有知识,揭示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的实质,并利用这种数学思想方法的迁移知道新知识的学习。
二、创设情境 探究算法
1、出示主题图。
学校里有一些军号,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第一盒有8把军号,第二盒7把军号,一共有多少把?)
2、你能列出算式吗?(8 7=15)
3、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得数算出来了,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我从第二盒取2把放进第一盒,让第一盒先凑满10把,再加第二盒剩下的5把,一共15把。
(师根据学生的算法把军号移一移。)
4、你能用小棒代替军号,把以上的算法摆一摆、移一移吗?
(学生摆小棒,指名演示)
5、通过加法算式讲解“凑
师:算8 7,如果先把8凑成10,谁知道第一步想什么?(8加几凑成10),第二步想什么?(把7分成2和几)第三步想什么?(8加2得10,10再加5得15)。师板书:
8 7 = 15
/ \
2 5
10
6、师:谁能想一想,能先把第二盒凑满10把吗?该怎样移?
生:我从第一盒取3把放进第一盒,让第二盒先凑满10把,再加第一盒剩下的5把,一共15把。
(师根据学生的算法把军号移一移。)
7、你能用小棒代替军号,把以上的算法摆一摆、移一移吗?
(学生摆小棒,指名演示)
8、通过加法算式讲解“凑
师:算8 7,如果先把7凑成10,谁知道第一步想什么?(7加几凑成10),第二步想什么?(把8分成3和几)第三步想什么?(7加3得10,10再加5得15)。师板书:8 7 = 15
/ \
5 3
10
(注意:3要写在什么位置)
9、师:刚才我们用“凑十法”来进行计算的,那7 9你想怎样算呢?把你的算法和同桌交流一下。再指名交流。
生1:我想:7 (3)=10,9可以分成3和6,先算7 3=10,再算10 6=16;
生2:我想:9 (1)=10,7可以分成1和6,先算9 1=10,再算10 6=16;
生3:我想:因为10 7=17,7 9中9比10少1,所以7 9=16;
生4:我想:因为9 7=16,所以7 9=16;
……
师:小朋友们的算法真多,你可以选择你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标准》中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思考怎样移动军号使其凑十,再让他们自己动手摆小棒,这样由观察画面产生想法到操作小棒把想法物化,进而获得初步的感知,再让学生同桌互相交流,发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接下来的全班汇报中我们看到,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生动活泼的,提出了多种8、7加几的计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动脑思考获得的,有些还非常具有创造性。由此可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使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培养,创新的意识也得到了发展。
10、看看书上的蘑菇小博士用了什么算法并完成书上的填空,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习,活用算法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看看图上画了什么?算式怎样列?先圈出10个,再算出得数。
说说你是把哪边的白菜先凑成10个?说说你是把哪边的苹果先凑成10个?
2、观察黑板上的算式:8 7、7 9、8 3、7 6,你有什么发现?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8、7加几
小结:我们计算8加几,就要把另一个数分成2和几,计算7加几,就要把另一个数分成3和几。
3、那下面这些题目你会做吗?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集体校对并订正。
4、出示口算卡片,8 6、7 5、8 8、7 4、8 3、7 7、8 5、7 6,说说计算8 5、7 6时你是怎样想的?
5、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想想做做”第3题。
6、观察“想想做做”第4题,每组算式有何联系?(加号前后的两个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请你猜猜得数会怎样?然后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前3题的练习中,是关注8、7加几的算法,让学生掌握最优化的算法,第4题则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8、7加几的算法也可以与前面所学的9加几联系起来,看到一道算式可以联想到另一道算式。
四、小结提升,乐中提高
1、我们学习了8、7加几,你通过学习,学到了哪些本领?在以后的计算中,以选择你认为算得又对又快的算法。
2、游戏:苹果奖给谁。全班互动。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孩子好动、活泼、积极、好胜的个性特点,把游戏贯穿在课堂中,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热情。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算法把8、7加几这些算式能算得又对又快。由于题目没有什么难度,课堂上学生都很兴奋,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