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批评的妙法
发布时间:2014-11-07   点击:   来源:   作者:周水英2

发现了别人的不足,理直气壮地直接指出,不如理直气和地巧妙指出。后者既容易被人接受,也能够体现出批评者的涵养和气度。

批评的妙法

宋代的宋祁修书爱用冷僻的字词,比如,“迅雷不及掩耳”,他偏要写成“震雷无暇掩聪”,并常常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博学多才。

欧阳修参加编修《新唐书》后,看到宋祁爱用冷僻字,很想给他提出来,但碍于对方比自己年长二十岁,不便直说。

一天,欧阳修去探望宋祁,正巧宋祁不在家,他灵机一动,便在门上写道:“宵寐匪贞,礼闼洪休。”随后就在附近散步。

宋祁回来,瞧见这八个大字之后,便问道:“是谁在门上乱画?”

“啊,您回来了,那是我写的!”欧阳修赶上前去,接着又说:“对不起!把您的门弄脏了。”

宋祁见是欧阳修,转怒为笑。但这个爱用冷僻字的老手,望着门上的字,一时也蒙了,“你这写的是什么意思?”

欧阳修笑了笑:“就是‘夜梦不祥,题门大吉’啊!”

宋祁笑道,“你就写‘夜梦不祥,题门大吉’好了,何苦用这种冷僻的字眼呢?”

欧阳修哈哈大笑,“这就是您老修书的手法呀!”

宋祁恍然大悟:这个晚辈在变着法儿给自己提意见呢!于是哈哈一笑,愉快地接受了欧阳修的批评。

明朝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指出:“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短攻短;人有顽的,要善化为海,如念而疾之,是以顽济顽。”因此,发现了别人的不足,理直气壮地直接指出,不如理直气和地巧妙指出。后者既容易被人接受,也能够体现出批评者的涵养和气度。

(选自20111116日《今晚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