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跑》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障碍跑是跑类教材中的基础内容,对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平衡,培养认真、克服困难的精神很有实效性,而且与生活实际相关很大。障碍跑教学中往往会需要很多器材,教师工作量大。本课尝试无器械障碍跑的教学。利用学生个体以及集体制造障碍,并集体协作通过障碍。采用游戏进一步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自我约束能力差,模仿能力强而且好奇心强。三年级学生运动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我所教三年级学生,荣誉感强,学生守纪乐学,爱好文体活动。
五:教学特点:
1、无器械障碍跑
尝试把障碍跑单元按照器械来分类,分成无器械组织、轻器械组织和多器械组织。器械从静态的到动态的,变化障碍物的特性,从而开展跳跃、钻爬、绕闪及综合组合等障碍跑教学。本课以静态的“人体障碍”为主,学生利用肢体或者个体创建障碍,练习钻绕类障碍跑技术。
3、强调合作:
本课的合作体现在多方面,人体拼图需要合作,过障碍时“障碍物”和通过者需要合作。
4、课课练、游戏、技能巩固结合
在最后的拓展游戏中,将课课练、游戏、技能巩固相结合。
5、师生对话互动
利用儿歌律动,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在练习中教师又利用口诀来概括动作要领,朗朗上口而且便于学生学习动作。采用对话式的师生互动有问有答,调动课堂氛围,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障碍跑》教学设计
|
单位 |
武进区庙桥小学 |
姓 名 |
李明 |
任教年级 |
三(1)班 |
||||||
|
内容 |
水平二 障碍跑及游戏 |
||||||||||
|
教 学 目 标 |
1、通过学练,知道快速绕过不同类型障碍的方法并初步了解集体过障碍的玩法。 2、巩固钻、绕过障碍物的技能并初步掌握集体配合过障碍,提高过障碍能力。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通过学练,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锻炼身体,磨练意志。 |
||||||||||
|
重点 难点 |
重点:快速安全绕过不同类型障碍 难点: 集体配合过障碍 |
||||||||||
|
教学程序 |
内容设计 |
策略与方法 |
学生发展 |
时间 |
负荷 |
||||||
|
主 题 导 入 |
课堂常规 导入情境 |
1、整队、师生问好,检查出勤人数,宣布课的内容 3、导入情景,激发兴趣 |
鬃鬃?span lang="EN-US"> 鬃鬃?span lang="EN-US"> 鬃鬃?span lang="EN-US"> 鬃鬃?span lang="EN-US"> |
1、体委整队、认真听清上课内容及要求。精神饱满,热情高涨 3、喜欢并参与其中 |
2 |
小 |
|||||
|
热 身 激 趣 |
1、热身跑:律动《钻山洞》 2、热身操 集体拉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听口令变向游戏 |
1、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与排头同学搭山洞 2、集体拉手热身操:头部、体侧、体前驱、弓步压腿、小步跑 3、教师利用手势、口令发出信号,指挥学生做变相跑的游戏,提示降低重心 |
鬃鬃?span lang="EN-US"> 鬃鬃?span lang="EN-US"> 鬃鬃?span lang="EN-US"> 鬃鬃?span lang="EN-US"> |
1、兴趣高涨,精神饱满,口号响亮,依次有序通过山洞 2、充分热身、注意同伴的配合,保持一致 3、注意听、看教师的口令和手势,降低重心及时作出反应, |
10 |
中上 |
|||||
|
练 习 巩 固 |
1、钻、绕动作学习 2、游戏:穿越小树林 横排、纵排 3、集体过障碍游戏:穿针引线 |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组织前后两位学生练习 2、四路纵队,由排头开始绕过本组全部队员后排在队伍最后面,听口令依次进行,先完成的队伍获胜 3、本组同学拉手,由一边排头开始依次钻过排尾同学组成的山洞并回到原位,以不断开且完成速度快的队伍为胜。 |
鬃鬃鬃 鬃?鬃?span lang="EN-US"> 鬃?鬃?span lang="EN-US"> 鬃?鬃?span lang="EN-US"> 几种快速绕障碍的方法:绕、钻绕 单排、双排 |
1、仔细听讲,了解钻绕的基本要求 2、在教师的指挥安排下,有序的开展活动,情绪高涨,到达位置的同学一定目测距离 3、有序的开展活动,情绪高涨。互相配合,不要断开。 |
18 |
中上 |
|||||
|
发 展 、 提 高 |
圆形绕障碍 |
全体学生围成同心圆,由一位同学开始,绕、跨回到自己的位置。 |
|
注意安全,不要碰到同学。快速安全的回到自己位置。 |
6 |
大 |
|||||
|
恢 复 身 心 |
放松舞蹈 《春天在哪里》 小结评价 宣布下课 |
1、配乐,集体舞蹈放松。 2、小结评价 3、宣布下课 |
|
1、通过舞蹈愉悦身心。 2、认真听讲,结束全课 |
4 |
小 |
|||||
|
教学资源 |
操场、音乐、学生的肢体 |
||||||||||
|
练习密度 |
35%左右 |
平均心率 |
120次/分左右 |
||||||||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