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 我为武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献一计活动评比结果
发布时间:2011-04-15
点击:
来源:
作者:
|
我为武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献一计活动评比结果 |
| 一等奖计49个 |
| 序 |
学校 |
姓 名 |
建议内容 |
| 1 |
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 |
张小明 |
职业教育管理宜实行董事会制 |
| 2 |
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 |
牟 艳 |
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
| 3 |
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
谢建华 |
在初中生中开展“落实《学习规》,营造好学风”系列教育活动 |
| 4 |
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北校区 |
周 玲 |
优化学生心理辅导引领教育和谐发展 |
| 5 |
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北校区 |
虞红霞 |
加强劳动教育的策略 |
| 6 |
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南校区 |
谈 静 |
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在社会资源 |
| 7 |
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李 芳 |
关于在武进区开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 |
| 8 |
武进区马杭初级中学 |
胡 芳 |
积极应对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 |
| 9 |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
梅 英 |
利用社区资源为流动儿童打造新周末 |
| 10 |
武进区庙桥小学 |
李建新 |
让文化课教师成为实施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主力军 |
| 11 |
武进区庙桥小学 |
韩小峰 |
区域性教师学研共同体建设的设想 |
| 12 |
武进区庙桥小学 |
阚文霞 |
教育均衡发展也要关心新市民子弟和学校 |
| 13 |
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
孙中民 |
义务教育三类小学的均衡发展 |
| 14 |
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
邵 洁 |
开办“家长讲坛” |
| 15 |
武进区鸣凰中心幼儿园 |
白 虹 |
让幼儿园成为教师的温馨家园 |
| 16 |
武进区南夏墅初级中学 |
王 年 |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对义务教育阶段大力开展终身阅读活动的建议 |
| 17 |
武进区清英外国语学校 |
王昌平 |
开发节日文化拓展国际视野 |
| 18 |
武进区星韵学校 |
王 一 |
双向开放,学校与社区形成合力 |
| 19 |
武进区周家巷小学 |
许 英 |
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
| 20 |
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
王俊涛 |
关于我区开展教职工阳光体育活动的建议 |
| 21 |
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
唐莉敏 |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外来工子弟学校建设 |
| 22 |
武进区南宅小学 |
蒋丽琴 |
以读书节为平台,打造学习型教师 |
| 23 |
武进区南宅小学 |
蒋伟新 |
关于武进区建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议 |
| 24 |
常州中天实验学校 |
朱佳娜 |
浅谈组织初中学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意义与途径 |
| 25 |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
张冠华 仇永良 |
农村外来工子女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对策 |
| 26 |
武进区卜弋初级中学 |
庄 桦 |
改革质量评估办法,引入发展性评价机制 |
| 27 |
武进区卜弋初级中学 |
陶洪亮 |
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一批令百姓满意的优师名师 |
| 28 |
武进区卜弋小学 |
张晓霞 |
建设一批有特色的素质教育基地--关于优化素质教育环境的建设 |
| 29 |
武进区九里小学 |
蒋志方 |
要求区出台评选“教坛老将”“教坛中坚”的配套文件 |
| 30 |
武进区九里小学 |
冯国富 |
“后优质化时代”的教师交流 |
| 31 |
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 |
朱小砂 |
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完善人才管理机构 |
| 32 |
武进芙蓉初级中学 |
吴惠芬 |
像办星级中学那样办家长学校 |
| 33 |
武进区横山桥高级中学 |
程伟才 |
必须抒家长教育作为教育中最重要的方面来抓 |
| 34 |
武进区新安小学 |
李小艳 |
当教育均衡后,更需“因材施教”--也谈全面提升农村小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
| 35 |
武进区新安小学 |
黄文学黄德忠张 云 谈峰华冯春华 |
中小学教师职称必要但不重要 |
| 36 |
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 |
吴伟星 |
优秀教师群体建设--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
| 37 |
武进嘉泽中心小学 |
周怀娟 |
扩大社区教育资源凸显社会教育作用 |
| 38 |
武进区东安初级中学 |
林苏华 |
外地生流回原籍的思考 |
| 39 |
武进区东安初级中学 |
沈加彬 |
教育集团化管理教师,促进优质教师的交流 |
| 40 |
武进区嘉泽初级中学 |
焦荷娟 |
加快农村教育发展进程,大力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发展“大武进”教育规划 |
| 41 |
武进区戴溪小学 |
彭新立 |
推行分层次集团办学放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
| 42 |
武进区戴溪小学 |
吴宏伟 |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
| 43 |
武进区戴溪小学 |
李彩芳 |
如何让教师高效地理解和把握教材 |
| 44 |
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
蔡小玉 |
建立健全地方青少年教育服务中心 |
| 45 |
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
周美艳 |
增设“家庭教育指导师” |
| 46 |
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
朱红波 |
打造地方课程,建设区域文化 |
| 47 |
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
王晓国 |
加强教师交流,促进教育均衡 |
| 48 |
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 |
宋文俭 |
加强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
| 49 |
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 |
居佳华 |
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
| 二等奖计82个 |
| 序 |
学校 |
姓 名 |
建议内容 |
| 1 |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武进校区 |
胡玲洁 |
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急需下企业挂职锻炼 |
| 2 |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武进校区 |
程 媛 |
积极推进“官校企行”四方联动,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 |
| 3 |
武进区坂上小学 |
王惠芬 |
教育沙龙--一种新的家访形式 |
| 4 |
武进区湖塘桥实验中学 |
陈建伟 |
对各校中层干部进行培训 |
| 5 |
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
张兴荣 |
优化绩效工资考核促进学校和谐 |
| 6 |
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
朱金花 |
加强各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利用,为打造书香校园而行动 |
| 7 |
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南校区 |
王 岚 |
领雁工程,引航发展 |
| 8 |
武进区教师进修学校 |
周吉元 |
让教学反思真正有效促进教师的成长发展 |
| 9 |
武进区马杭初级中学 |
周文萍 |
邻乡镇的教师交流 |
| 10 |
武进区马杭初级中学 |
周丽青 |
初中实施“小班化”教育 |
| 11 |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
贺 勇 |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打破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 |
| 12 |
武进区庙桥小学 |
韩小峰 |
与社区(村委)共建学生活动天地 |
| 13 |
武进区庙桥小学 |
赵晓英 |
加快教育均衡化的步伐 |
| 14 |
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
杨静玉 |
幼儿、小学教育教学衔接势在必行 |
| 15 |
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
费美玉 |
综合实践课与少先队活动有机整合 |
| 16 |
武进区鸣凰中心幼儿园 |
莫丹玲 |
幼小教育的衔接 |
| 17 |
武进区牛塘初级中学 |
顾红娟 |
初中生教育中增设社会实践课 |
| 18 |
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
刘莺芝等 |
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群--送给教育强区孩子的大礼 |
| 19 |
武进区牛塘桥中心小学 |
吴 珍 |
师资均衡第一步--快速配齐农村体卫艺等学科的专职教师 |
| 20 |
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幼儿园 |
张黎明 |
以镇为单位组建幼教集团 |
| 21 |
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 |
吴英娟 |
建立本地小学和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全面帮扶机制 |
| 22 |
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 |
施亚娟 |
设立新市民学校 |
| 23 |
武进区周家巷小学 |
周 仙 |
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
| 24 |
武进区漕桥初级中学 |
丁国荣 |
关于教师轮岗的建议 |
| 25 |
武进区漕桥小学 |
宋益斌 |
健全学校监督机制促进教育新发展 |
| 26 |
武进区寨桥小学 |
李 鹰 |
真正落实减负增效,从减负学生的学业负担开始 |
| 27 |
武进区南宅小学 |
王 燕 |
挖掘更多学校之外的公共教育场所 |
| 28 |
武进区南宅小学 |
许正宏 |
合理交流共谋发展 |
| 29 |
武进区南宅小学 |
朱小燕 |
加强校长教师培训 |
| 30 |
武进区潘家初级中学 |
张菊梅 |
在各镇创办老年大学的建议 |
| 31 |
武进区潘家小学 |
陈 丽 |
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大社会资源 |
| 32 |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
张 静 |
扩大区内教育资源凸显社会教育作用 |
| 33 |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
张传东 |
提升中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关切度 |
| 34 |
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
徐正群 |
在教育系统内开展“教育热点”辩论赛的建议 |
| 35 |
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
张红萍 |
把新型的评价学生体系落实到位 |
| 36 |
常州中天实验学校 |
方 虹 |
加强武进优质职业教育 |
| 37 |
常州中天实验学校 |
陆 惠 |
优化素质教育环境,为非中考科目教师的发展搭建更多平台 |
| 38 |
常州中天实验学校 |
钱金国 |
教育过程中的快乐教学 |
| 39 |
常州中天实验学校 |
吴洪平 |
教育进家庭,家校刘进步 |
| 40 |
常州中天实验学校 |
秦 斌 |
社区服务架起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
| 41 |
武进奔牛实验小学 |
高伟明 |
为孩子减负需要“钦差大臣” |
| 42 |
武进奔牛实验小学 |
潘 敏 |
有效渗透与结合,贯彻落实法制教育 |
| 43 |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
史建国 高伟明 |
浅谈提升乡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策略 |
| 44 |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
谢 飞 潘 敏 |
不可忽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
| 45 |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
潘 敏 |
营造和谐的校园情感气氛 |
| 46 |
武进区卜弋初级中学 |
周彩霞 |
实施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发展策略 |
| 47 |
武进区卜弋小学 |
吴建春 |
推动教师区内流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
| 48 |
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
孙 珍 |
给学生更多道德教育 |
| 49 |
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
万伟东 |
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
| 50 |
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
龚广法 |
统一作息时间,控制在校总量 |
| 51 |
武进区泰村实验学校 |
刘惠芬 |
关注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假期生活 |
| 52 |
武进区泰村实验学校 |
姚康民 |
教师的合理流动 |
| 53 |
武进区邹区初级中学 |
周立德 |
利用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网络进行建构如以协作片为单位的资源共享系统 |
| 54 |
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 |
蒋小萼 |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建设社会实践基地促进学生素质提升 |
| 55 |
武进区东青实验学校 |
蒋晓良 |
建立武进区教师定期流动的激励机制 |
| 56 |
武进区东青实验学校 |
沈青法 |
大力推进学生接送车辆公交化 |
| 57 |
武进区东青实验学校 |
商俊涛 |
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要增加上课环节 |
| 58 |
武进区东青实验学校 |
蒋惠娟 |
逐年增加幼儿教师的编制 |
| 59 |
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
项学军 |
大力推行“视频会议”模式 |
| 60 |
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 |
周秋萍 |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配置专职心理学专家 |
| 61 |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
钱国云 |
在评先评优上也应体现均衡化 |
| 62 |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
柳静芬 |
让名师保持前行的姿态 |
| 63 |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
张蕙芬 |
检查评比的网络化 |
| 64 |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
沈 波 |
设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
| 65 |
武进区厚余小学 |
陆 乐 |
从日本地震中所想到的 |
| 66 |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
路燕芬 |
加强系统游戏的组织和辅导,提高大课间活动的实效 |
| 67 |
武进区嘉泽初级中学 |
商战军 |
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
| 68 |
武进区嘉泽初级中学 |
盛杏妹 |
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制度” |
| 69 |
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 |
赵伟琴 |
成立学生意外伤害专门仲裁机构 |
| 70 |
武进区夏溪初级中学 |
申铭凤 |
进一步提高教师思想道德水平 |
| 71 |
武进区横林高级中学 |
顾黎明 |
名校名师的资源共享 |
| 72 |
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
王海霞 |
成立青少年消防安全教育基地 |
| 73 |
武进区横林中心小学 |
於林霞 |
让家庭为我区教育锦上添花 |
| 74 |
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
戈颖娟 |
努力实现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 |
| 75 |
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
翟丽群 |
建立学校校外实践基地,提高政治教育实效性--让科学发展观进校园 |
| 76 |
武进区戴溪小学 |
张 渝 |
如何使“80后”教师更好地发展 |
| 77 |
武进区戴溪小学 |
邵 琴 |
关注外来学生家庭教育探索新型家庭教育之路 |
| 78 |
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
杨莉萍 |
关注农村薄弱学校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
| 79 |
武进区遥观初级中学 |
金涛峰 |
发挥城区名教师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
| 80 |
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
吴建春 |
开办家长讲坛 |
| 81 |
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
陈燕萍 |
加强教师交流,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
| 82 |
武进区新街小学 |
王金红 |
社会实践作用非凡 |
| 三等奖共计100个 |
| 序 |
学校 |
姓 名 |
建议内容 |
| 1 |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武进校区 |
恽建刚 |
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和职业意识出发开发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
| 2 |
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
周球东 |
改革小学课程设置,把培养学生文学素养、艺术素养、劳动技能放到突出位置 |
| 3 |
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
毛文娟 |
建议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建立试读学校 |
| 4 |
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幼儿园 |
马小叶 |
稳定幼儿园教师队伍 |
| 5 |
武进区湖塘桥实验中学 |
吴建国 |
文化立校 |
| 6 |
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南校区) |
丁雄鹰 |
各校举行特色活动节 |
| 7 |
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南校区) |
王素旦 |
成立家长学校、发动社会资源、关注新市民 |
| 8 |
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南校区) |
吴 薇 |
品牌武进教育先行 |
| 9 |
武进区花园小学 |
袁琴玉 |
学校的店面房能否由学校自己经营,建成地方课程基地 |
| 10 |
武进区花园小学 |
恽 超 |
扩大区内教育资源凸现社会教育作用 |
| 11 |
武进区教师进修学校 |
邓云娇 |
教育如何更好服务社会 |
| 12 |
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徐 萍 |
社区教育服务项目的开发 |
| 13 |
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
张惠丽 |
英语教学实施小班化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 |
| 14 |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
李 泱 方 燕 |
让文化落地成为文明 |
| 15 |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
贺小刚 |
将家长教育落到实处 |
| 16 |
武进区庙桥小学 |
韩小峰 |
给小班化教育献一计 |
| 17 |
武进区鸣凰中心幼儿园 |
胡亚萍 |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凸现社会教育作用 |
| 18 |
武进区鸣凰中心幼儿园 |
范秀珠 |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
| 19 |
武进区鸣凰中心幼儿园 |
花洪萍 |
使乡镇幼儿园快速发展起来 |
| 20 |
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
袁建华 |
三管齐下,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
| 21 |
武进区牛塘桥中心小学 |
张海运等 |
关注学生、制度、理念--重视学校评价的视角 |
| 22 |
武进区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
杨薇薇 |
爱的教育--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 |
| 23 |
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
毛宇平 |
改革进重点中学的考试办学 |
| 24 |
武进区前实验学校 |
张 强 |
政府社会学校合力办学促进教育的质量 |
| 25 |
武进区星韵学校 |
巢春林 |
充分利用“素质教育质量评估”成果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 |
| 26 |
武进区周家巷小学 |
陈永珠 |
整合资源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
| 27 |
武进区周家巷小学 |
宋志英 |
进一步关注外来农民工子女学校 |
| 28 |
武进区周家巷小学 |
周燕花 |
建议把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纳入规范管理范畴 |
| 29 |
武进区坂上小学 |
杨云亚 |
小学英语教学应重“口语”、轻“笔试” |
| 30 |
武进区坂上小学 |
蒋 亚 |
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
| 31 |
武进区漕桥初级中学 |
陈国强 |
推进我区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之策略 |
| 32 |
武进区漕桥初级中学 |
胥静亚 |
打造学习型学校 |
| 33 |
武进区村前小学 |
沈文霞 |
实施小班化,师资最重要 |
| 34 |
武进区村前小学 |
徐志明 |
规范义务教育管理的建议 |
| 35 |
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 |
蒋丽萍 |
开设兴趣选修课,让学生学有所长 |
| 36 |
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 |
陆敏仪 |
解决低年级语数包干问题 |
| 37 |
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 |
张红亚 |
建设农村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
| 38 |
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 |
周红波 李 琳 |
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出题形式和内容 |
| 39 |
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 |
卞丽萍 |
制作心愿积分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 40 |
武进区南宅初级中学 |
王建国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严格教学质量管理 |
| 41 |
武进区南宅初级中学 |
程 耀 |
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去衙门化 |
| 42 |
武进区南宅初级中学 |
杨正国 |
人的发展是学校主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 43 |
武进区南宅初级中学 |
张南平 |
优化校园环境 |
| 44 |
武进区南宅小学 |
王再兴 |
注重家长培训,共助学生成长 |
| 45 |
武进区南宅小学 |
孙文燕 |
合理调整农村师资配备,促进小班化教育 |
| 46 |
武进区潘家小学 |
王安石 |
关于集体备课的几点建议 |
| 47 |
武进区潘家幼儿园 |
张燕青 曹裕琴 吴旭琴 |
一个乡镇办一所公办幼儿园 |
| 48 |
武进区运村初级中学 |
杨 波 |
教师培训要加强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 |
| 49 |
武进区运村初级中学 |
杨建益 |
农村施教宜实行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 |
| 50 |
武进区寨桥小学 |
朱全良 |
让每个外地学生有书读 |
| 51 |
武进区寨桥小学 |
钱春芬 |
利用本土资源建设教育实践基地 |
| 52 |
武进区政平小学 |
钱新宇 |
细化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工作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
| 53 |
武进区政平小学 |
周新忠 |
对教师的评价注重多元化 |
| 54 |
常州中天实验学校 |
王 勇 |
整合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资源优质推进教育发展 |
| 55 |
常州中天实验学校 |
胡 妍 |
丰富校园生活、践行社团活动 |
| 56 |
常州中天实验学校 |
张 梨 |
实现素质教育要重视教师教育的实效性 |
| 57 |
常州中天实验学校 |
贾 静 |
构建和谐校园 |
| 58 |
常州中天实验学校 |
高 钏 |
引进来,走出去提高师资力师 |
| 59 |
武进区奔牛初级中学 |
刘国民 |
关于改革教师培训方法的建议 |
| 60 |
武进区奔牛初级中学 |
王建新 |
如何有效解决生源的均衡 |
| 61 |
江苏省奔牛初级中学 |
韩俊林 |
对现阶段义务教育的一些建议 |
| 62 |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 |
翟建刚 |
高中学校发展分层分类分区有序规划 |
| 63 |
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 |
陆明亮 |
切实采取措施关注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
| 64 |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
郑小玲 潘 敏 |
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 |
| 65 |
武进区奔牛实验幼儿园 |
林文玉 |
整治非法办园严把民办幼儿园准入关 |
| 66 |
武进区奔牛实验幼儿园 |
陈敏霞 |
幼儿教师培养学校提高招生条件,把好幼儿教师入口关 |
| 67 |
武进区奔牛实验幼儿园 |
徐敏霞 |
提高幼儿教育的师资队伍素质 |
| 68 |
武进区卜弋小学 |
何文杰 |
开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
| 69 |
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
周洁利 |
拓展教育渠道,形成教育合力 |
| 70 |
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
曹文庆 |
多措并举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
| 71 |
武进区泰村实验学校 |
陈 来 |
对学校德育资源发掘的几点建议 |
| 72 |
武进区泰村实验学校 |
章飞云 |
率先开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
| 73 |
武进区邹区初级中学 |
徐秀兰 |
也谈留级 |
| 74 |
武进区邹区初级中学 |
蒋静智 |
大力创办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有效促进武进教育均衡发展 |
| 75 |
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 |
蔡庆霞 |
名教师交流,让农村孩子享受教育的公平 |
| 76 |
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 |
杨 丹 |
生命在阳光下升华,我们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
| 77 |
武进区东青实验学校 |
顾晓东 |
关于建设武进区区域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议 |
| 78 |
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
王晓峰 |
如何提高乡村学校的教育管理 |
| 79 |
武进区焦溪初级中学 |
鲍俊清 |
加强红色革命教育和理想与励志教育 |
| 80 |
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 |
姚霄伟 |
因材施教,实施真正素质教育 |
| 81 |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
李志伟 |
对学生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议 |
| 82 |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
邱金兰 |
如何为学校教育活动开“绿灯” |
| 83 |
武进区郑陆中心幼儿园 |
夏历芳 |
政府购买服务,引导家长入园,遏制非法办园 |
| 84 |
武进区东安初级中学 |
徐立强 |
加强向社会宣传教育行业的优秀教师,使武进人民进一步了解教育行业 |
| 85 |
武进区嘉泽初级中学 |
张华娟 |
改变教师观念,促进教育发展 |
| 86 |
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 |
秦 娟 |
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的几点建议 |
| 87 |
武进区夏溪小学 |
钱平玉 |
建立一所试读学校 |
| 88 |
武进区夏溪小学 |
朱建琴 |
加强对教师贡献的认可 |
| 89 |
武进区崔桥小学 |
张 健 |
多元评价校长,促进武进教育持续发展 |
| 90 |
武进区戴溪小学 |
徐 剑 |
如何真正落实学校大课间活动 |
| 91 |
武进区戴溪小学 |
黄明洁 |
让城乡孩子共享艺术殿堂的快乐 |
| 92 |
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
陆金华 |
率先开展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 |
| 93 |
武进区横林中心小学 |
费金昌 |
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
| 94 |
武进区洛阳中学 |
张美红 |
构建学校社区联动式教育模式 |
| 95 |
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
唐玉善 |
关注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
| 96 |
武进区遥观初级中学 |
周晓庆 |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
| 97 |
武进区遥观初级中学 |
董 奋 |
加强课程建设让学生享受特色英语的学习过程 |
| 98 |
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 |
陈 亚 |
建立小学生实践基地,扩大教育阵地 |
| 99 |
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
陈 林 |
关注农村初中教师的培养 |
| 100 |
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
杭信东 |
推进名师工作室的应用价值 |
|
|
|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