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欢聚 热烈的研讨
——记高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教学研讨活动
周老师用亲切自然的语言、赏心悦目的课件、灵活生动而又扎实有效的生字教学,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诗意语文课,为我们如何上好语文第一课时做了具体的示范。《姥姥的剪纸》这一课,不仅“剪”出了北方鲜明的民风,更燃烧出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不仅演绎出了“情趣语文”的味儿,更让听课老师的思维火花有了激情的碰撞。中午时分,教研组所有老师又围坐在一起,进行了深入透彻的评课:(1)整堂课的教学条理非常清晰,扎实有效地完成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将学过的知识点穿插进去,巩固了学生的旧知;(2)老师的词串教学用得极其巧妙,既检查了学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又引导学生理清了课文的脉络;(3)在课堂最后的结束语中,不仅有对整堂课的总结,还设疑激趣,引领学生从字面走进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下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近一个多小时,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便从“课件的制作”“词串的组合”“课堂的容量”“教学内容的整合”等多角度对课堂进行了研究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群情激昂。
总而言之,这堂设计细致且精心、教学巧妙而厚实的课,让所有听课老师跟着孩子在行走文本中,和作者进行了诗意的欢聚,在热烈活泼的研讨中也真切地明白:我们语文老师更需要一双孩子的眼睛,需要一颗孩子的童心,做一名“长大的儿童”!让课堂处处流动“孩子气”!(陈珍)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