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工作谋划>>每周工作>>文章内容
立足农村 走进阳光 奠基未来 武进区庙桥小学体育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0-05-24   点击:   来源:   作者:

立足农村 走进阳光 奠基未来

­­——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体育工作总结

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创办于1919年,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校,又是一所新争创的江苏省优质学校。它占地56亩,现有班级24个,吸纳来自全国各地学生1011人(其中外来工子弟学生占70%),近年来,为实现提高全民素质,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确立了 “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践行着“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校训,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为建一所环境优美、质量过硬、管理科学、特色明显的农村现代化优秀学校而努力。多年来,学校师生齐心协力,坚持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积极参与阳光体育活动,先后获得“常州市第二批体育(篮球)特色学校”、 “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常州市中小学生长跑活动先进集体”、 “常州市‵两条一规′优秀学校”、 “常州市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先进学校” 、“常州市十三届运动会先进集体”、“省级、市级、区级百日冬锻先进学校”、 “武进区自编操舞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回顾多年来走过的历程,我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阳光体育方面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现总结如下:

一、拥抱阳光 加强保障

1、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和各科室成员、体育教师为组员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体育专题工作会议,组织小组成员和全校教师学习《中共中央7号文件》、《两条一规》、《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政策,部署学校重大体育工作。学校制定和完善了体育卫生保健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并将体育工作摆在学校整体工作的突出位置,优先考虑,优先发展,保障学校各项体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2、我校依据农村学校占地比较宽大的特点,合理规划校园布局,为师生体育锻炼专门设置了广阔的运动区。近年来,我校通过多方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学校体育条件。我校先后投入了110万新建250塑胶跑道、两面塑胶篮球场,新添了10张水泥乒乓桌,铺设了1000平方米的阳光广场,现有运动区面积约1万平方米,生均占10平方米,投入了近12万采购了健身器材。学校保障经费充足,每年生均体育经费达20元以上,确保体育课及体育课外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体育器材的使用和体育活动的开展中,我们以安全为第一准则,做到制度健全,维护保养到位,不出安全事故。为了丰富学生课外业余生活和提高器材的使用率,我校在假期还对学生和校外人士实行场地和器材的免费开放政策。

3、学校体育工作要有长足的发展,首先必须追求规范有序。我校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体育课,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一节体育活动课。为使学校体育工作顺利、扎实、有效的开展,我校按要求配足体育教师,学校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保障体育教师的权益,不仅将体育教师组织和开展的活动纳入教学工作量,并对各队比赛获得成绩给予经济上的奖励,还积极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和业务培训。在体育教师的职称评定方面,保证与其他教师一视同仁。目前我校有体育专职教师4人,其中本科2人、中学高级职称1人。一名常州市体育学科带头人,一名常州市体育教学能手。

4、学校体育水平的提高,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所以我们始终以体育课堂教学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同时为拓展农村体育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我校以“自主发展、学校引领、平台锻炼”的培养模式,引导体育教师制定“个人奋飞计划”,对照计划,落实行动。用校本教研,教研组活动引领体育教师。我校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组织体育教师学习《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增强业务水平,平时组内老师能互帮互助,围绕市先进教研组的工作要求,平时积极规范地开展教研组工作,做到教研活动常规化,体育教研组被评为武进区优秀教研组。

二、沐浴阳光 蓬勃生机

1、为实现“培养兴趣、发展爱好、愉悦身心”的目标,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徜徉在幸福欢乐之中,同时达到身心锻炼之效。学校认真落实《中共中央7号文件》精神,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2007年初,我校率先在常州市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每天35分钟的时间。除了有田径、武术、球类、体操、游戏等常规内容的基础上,我校还把传统的民间活动打陀螺、滚铁环、踩高跷、放风筝、跳绳、踢毽积极引入到大课间活动中,安排专门老师负责,力争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特色。在20094月份成功召开了武进区大课间活动现场推进会,得到了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和区教育局基教科的好评。在“阳光体育和祖国同行”长跑活动中,我校积极筹划,精心准备,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校被常州市教育局授予“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常州市中小学生长跑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为了使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得更加深入有效,我校举全校之力,还对课间操进行了改革,目前我校有两套自编操《天使》和《阳光少年》。2009年我校400名学生组成的自编篮球操《阳光少年》在武进区第二届运动会暨第七届全民健身节开幕式中进行团体操表演,受到了区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现在篮球操《阳光少年》已在全校推广,新编80人篮球团体操将在六一期间在常州市教育局、团委等部门组织的迎江苏省第十七届省运会学校体育展示。正是有以上工作的扎实开展,我校学生在近三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合格率均达100%,优秀率达39.12%。因此我校被评为常州市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先进学校。

2、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学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开展“亿万儿童阳光工程”的号召,狠抓群体和特色项目工作建设,我校现在是常州市的篮球特色项目学校,平时将篮球课作为校本课程,专门编写了篮球校本较教材,纳入课表,保证25年级学生每周能上一节篮球课,而且平时经常组织运球、投篮、年级联赛等比赛。在平时的群体工作开展中,开设篮球、田径、绳毽、民间体育、轮滑等俱乐部,做到人人有项目,个个有技能,并每年开展俱乐部项目比赛。

三、享受阳光 成绩斐然

1、我们沐浴着阳光一路走来,我们感受着收获和喜悦,我们体验着幸福和快乐,享受着阳光给予我们的馈赠。近年来,体育成就了学校,也成就了教师。一名教师获江苏省教学能手比赛二等奖;二名教师获常州市教学能手比赛一等奖;一名教师在武进区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二名教师在武进区级活动中执教公开课。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坚持科研引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已成为我校全体教师的共识,体育教研组积极参与全国“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我国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建设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证性研究》,在武进区2008-2009年度科研成果评定中,我校张伟老师主持的课题《创建篮球特色项目的行动研究》获武进区一等奖;李建新老师主持的课题《建设和谐发展校园文化策略研究》获武进区二等奖。 三年来,我校体育教师论文获奖10多篇,其中省级以上获奖9篇。

2、竞技体育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沿窗口,学校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成立了田径队、女子篮球队、冬锻三项队,吸收具有较高潜质的学生参与,使学生的体育特长得到张扬,各运动队坚持常年科学的训练。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体育比赛中取得了累累硕果。作为常州市篮球特色项目学校,学校女子篮球队历年来在武进区常州市位列前三甲,并连续两年获得武进区冠军,一次获得常州市冠军,为省曲棍球队、市篮球队、手球队输送了6名优秀运动员。田径队连续三年位列武进区前四名。

我们沉浸在阳光中,我们骄傲、自豪,但我们永不满足,永不停步。今后我校将继续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我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