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特色建设>>阳光体育>>文章内容
小学生民间体育游戏集锦
发布时间:2009-03-24   点击:   来源:   作者:

小学生民间体育游戏集锦

1.老鹰抓小鸡:

一人扮演老鹰,一人扮演鸡妈妈,多人扮演小鸡。小鸡们一个接着一个地拉着鸡妈妈的衣服。老鹰去捉小鸡,鸡妈妈两臂张开护着小鸡们,不让老鹰捉小鸡,老鹰只能捉最后一只小鸡。小鸡如果被老鹰捉到,就算输了。

2.拉“大锯”:

两人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锻炼小朋友的大臂肌肉群,培养小朋友的节奏感。

附儿歌: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看的什么戏?看的《西游记》,接姑娘,请女婿,就是不让×××去。

3. 贴烧饼:

小朋友扮演烧饼围成一个圆圈。一人做贴烧饼的人,一人去追贴烧饼的人。贴烧饼的人在被追的时候可以贴在圈上的任何烧饼,被贴的烧饼必须马上逃跑,如果被抓到则交换角色继续游戏。此游戏可以做多层的烧饼进行。

4. 打籽:

用沙包作籽,游戏者分成两组。在场地上画两条直线,两线间隔5。一组游戏者在两线的区域内,一组的游戏者站在两线的外面。站在区域外的游戏者用沙包打向区域内的游戏者,区域内的游戏者进行躲闪,不让沙包砸到。如果被砸中就停止游戏,如果能接住沙包就能救起被砸中的游戏者。两组可互换角色反复游戏。

5.捉人:

小朋友一人将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其余小朋友每人伸出一食指顶住伸掌者的手心,念儿歌。儿歌念到最后一字时,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伸食指者要尽快逃脱,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游戏的伸掌者。

附儿歌:风大,不怕。雨大,不怕。真的假的?真的。

6.“瞎子”摸“拐子”:

  可多位小朋友共同参加游戏。一人用手帕蒙住眼睛当“瞎子”,一人将左手抓住左小腿当“拐子”。游戏开始,“拐子”吹口哨,其他小朋友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开,“瞎子”听声去摸“拐子” ,“拐子”被摸住,双方对换角色,其他人被摸住就退出游戏,下一轮再玩。

7.“警察”捉“小偷”

 小朋友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警察”,一组为“小偷”。场地上,分别画两个圈为各自的""。游戏开始,“小偷”出来活动,四散跑开,“警察”出来捉“小偷”,把“小偷”捉回“警察”的家,未被捉住的“小偷”如果跑回自己的“家”,“警察”就不能再捉了。

8.种西瓜:

  四人一组站成圆圈,然后,依次把脚钩在前一个人的脚弯里,形成脚搭成的圆圈。大家一起拍手边念儿歌,单脚跳着绕圈前进(此游戏适合较大的小朋友玩)

9.切西瓜:

  几位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做“大西瓜”)。一位小朋友做“切西瓜”,边念儿歌边绕着圆圈走,并做“切西瓜”的动作,念到最后一个字时,将身边两位小朋友拉着的手切开,然后站在被切开的位置。被切到的两位小朋友则必须立即朝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位,先到达原位者即为再次游戏的“切瓜人”。

附儿歌:切,切,切西瓜,我把西瓜切两半。

10. 跳皮筋

两人玩时;可以分别抓住橡皮筋的两端。若三人以上,则由两人扯住皮筋,跳者边跳边唱。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唱不同的歌,跳法不同,一般在唱完一首歌后,脚要正好将皮筋踩住。每跳完一曲,皮筋高度便升高一次。一般是从脚踩皮筋开始,依次为:脚腕、膝部、胯部、腰部、腋下、肩膀、耳朵、头顶、小举、大举。如跳时犯规或够不到皮筋时,则换人。

11. 红灯、绿灯,马上开灯:

  请一位小朋友背朝众小朋友做开灯者,站在场地的另一端,众小朋友朝前随意行走或做各种姿势的动作。当开灯者大声说完“红灯、绿灯,马上开灯”转回头时,众小朋友必须立刻如木头人一般静止站立,直至开灯者再转回头。若在此间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将被请出。游戏反复进行,谁能坚持到最后一个则为胜者,然后由胜者当开灯者。

12.地雷爆炸:

  游戏前先用猜拳决出一个为追逐者,其余小朋友为逃跑者。逃跑者可以四散跑,追逐者只要能捉到一个人就算胜利。逃跑者保护自己的办法就是,快被捉住时,可以立即蹲下说“地雷”:追逐者就必须停止追他,另找目标追逐。而“地雷”只能远地不动地蹲着,等其他人来拍一下,并喊“爆炸”,才被解救,继续做逃跑者。被捉住者为第二轮游戏的追逐者。

13.捉“龙尾”:

  小朋友中选一人当“龙头”,一人当捉“龙尾”者,其余小朋友一个接一个地拉住前一位的后衣摆接在“龙头”后面做“龙身”,最后一人当“龙尾”。“龙头”带着“龙身”左右移动跑,让“龙尾”躲避捉拿。注意“龙身”不要脱节。如“龙尾”被捉,要自动退下,倒数第二人自然成为“龙尾”。此游戏具体玩法与“老鹰捉小鸡”相似。

14.“猎人”抓“野兔”

  提供若干个纸箱或呼啦圈、竹圈、树枝圈当“山洞”,每个“洞”里藏一名小朋友做“野兔”,但是有一只“野兔”没“山洞”。另请一位小朋友当“猎人”。游戏开始,“野兔”钻出“山洞”到外面一边玩一边念儿歌。儿歌一念完,“野人”只能抓没躲进“洞”的“野兔”。抓到“野兔”后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15.“盲人”击鼓:

  将鼓放置在离“盲人”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参加游戏的小朋友蒙上眼睛后就地转12圈,再摸索上前击鼓。

16.“盲人”捉“鱼”:

画个直径35米的圈做“池塘”,扮“鱼”的小朋友在"池塘"里随意走动、拍手、大笑、说话,但不能跑出“池塘”。一位小朋友用手绢蒙住眼睛当“盲人”,到池塘捉“鱼”。哪只“鱼”被捉到就与“盲人”更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17. 炒豆豆:

  两人相对而立,手牵手,边念儿歌,边有节奏地向左右协调摆手。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两人举起一侧的手臂来共同钻过翻转身体180度,还原姿势。游戏反复进行。游戏者要随着童谣节奏一起侧身翻转,或转180度,或转360度。培养小朋友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

儿歌:炒黄豆,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头。

18. 手推车:

  三人小朋友猜拳决胜负,胜者先趴下做“车”,其余两人分别把胜者的小腿抬起,夹在身体的一侧做“推车”人,“推车”人不能过分用力,做“车”人要双手撑地走,注意要选择平整而清洁的地面进行游戏。

19.脚尖脚跟脚尖踢

  小朋友双手叉腰,边念边跳。“脚尖”(右脚尖朝后点地),“脚跟”(右脚尖朝前点地),“脚尖踢”(将右脚尖朝左前方点地,接着向右前方踢)。第二遍换左脚,依次反复进行。

20.摸瞎子:

一般五六个小朋友一起游戏,只要有一片空地,一条丝巾就可以了。

A5C2o*B)Q2D文化绿城双语小学在地上画出一个正方形区域,作为游戏场地。大家站在场地内,先选出一个人当“瞎子”,用丝巾蒙住他的眼睛,确保看不到任何东西,然后推着他转三圈,就开始“摸”人了。当“瞎子”的人要努力“摸”到并抱住一个人,还需要能够通过身高、头发等特征“摸”出被捉到的人是谁。如果猜不出被捉到的人,则继续当“瞎子”,放了这个人,转三圈,再“摸”。如果猜出是谁,那么换由这个被捉到的人当“瞎子”,蒙上眼睛,转三圈,开始“摸”人。whlc.jsedu******'z(V S4b#eZ7~在摸的过程中,大家可以通过发出声音,也可以突然拍他的后背,来吸引当“瞎子”的人,但是当“瞎子”捉到一个人开始猜的时候,就不能发出声音了。如果有人被逼出边线,那么也算这个人失败,由他来当“瞎子”。

21.“骑马”打仗:

玩时,一般由两人一组,一人作“马”,背着另一人,与其他组对阵。双方可通过拉、拽等方式,设法将对方拉下“马”为胜。

22.骑马马:

玩时先由两个小朋友将右手向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向下握住对方右手腕,形成一个四方结子形的座坐然后蹲下让其他小朋友坐在座坐上,再站起来走动,俗称骑马马

23.金锁银锁

请一名小朋友做关锁人,该小朋友的两手掌作,手指张开,手心向下,其余小朋友的手指触在关锁人的手掌中。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念儿歌,念毕,关锁人捏紧手掌,被捏住的小朋友站在场外。游戏重新开始。游戏时,关锁人必须等儿歌念完后才能把手掌关住。培养小朋友动作的敏捷性。

儿歌金锁银锁, 金锁银锁,咔嚓一锁, 嚓啦一锁

24.弹蚕豆:(室内)

两至三名小朋友为一游戏组,通过猜拳或其他方法排列出先后顺序。游戏开始,第一名小朋友把若干蚕豆撒在桌上,随即按先易后难,用小手指在相邻的两颗蚕豆之间划一下表示可以通过,然后对准其中的一颗,用食指或中指从大拇指上弹出去击中另一颗,这样就可在这两颗豆中拿下一颗并继续再划再弹。如果失误或犯规就交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此游戏锻炼小朋友手指的小肌肉。

游戏划线时小手指如碰到蚕豆,则为犯规就不能继续游戏。在弹蚕豆时,只能弹划过线的邻近两颗,击中其他蚕豆或弹不到蚕豆则为输。

25.我们都是木头人

小朋友围在一起,请出一领导人站于前。游戏开始,小朋友边拍手边念儿歌边自由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时,静止不动,谁动了就为失败者。为提高小朋友兴趣,领导人可在念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状、小猴状等。其余小朋友迅速学祥并静止,学错动作或走动者为输。培养小朋友自我控制的能力。

儿歌三、三、三,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

26.

三至四人为一游戏组。每人各将一圆片(可由瓶盖取代)从砖头高坡开始往下滚,比比谁滚得最远,然后按远近分别定为①②③……①的主人拿起圆片站在号处投准号圆片,如果投中号圆片,可站到号处向号圆片投去;如果没投中号圆片,则由号圆片的主人拿起圆片向号圆片投去,凡投中的圆片归为己有。游戏拿起圆片后站在该圆片处,不能前后左右移动。发展小朋友眼力及手臂力量。游戏重复进行,最后,得圆片多者为胜。

27.踢毽子

踢毽子多为女孩玩耍。毽子的踢法多种多样,简单的以连续踢的个数多少定胜负,复杂的则有正、左、拐、跳、打等。游戏时,边踢边唱(或数数),一般逢五遇十即将毽子停于脚面一次(称)。清代流传三四人入局对踢,后沿为健身运动的一种方式。

28.跳绳

跳绳花样繁多,分单人跳和多人跳等形式。单人跳时,双手摆绳,可前摆跳、后摆跳、双手交叉摆绳跳,也可带人跳、蹲跳、跑步快跳等。多人跳时,一般由两人摆绳,也可将绳一端系于树上由一人摆绳,其他人跳,跳法多种多样,边跳边唱数数。

29.跳房子:

跳房玩法多样。一般先在地上划一字形的,在字一端或几端划一半圆形(俗称馍馍头)。游戏时,把瓦儿(砖块、瓦块、石块等均可)掷于馍馍头内,玩者单脚跳入,并将瓦儿踢入下一格,依次转下一圈即可将瓦儿掷于第二格内,如此类推,跳完一圈便可占房一间。跳至自己的房内可双脚落地,别人则须跨过该。玩时,不能另一脚落地、不能压杠瓦儿压在划线上)、也不能踩杠(脚踩在划线上),否则都算犯规,犯规者出局等待下一轮。最后,谁占的多谁为胜者。

30.磕拐

磕拐是流行于男孩之间的一种对抗性游戏。一般是两人对抗,也有多人一起玩的。游戏时,双方单脚落地蹦行,另一只腿折攀起来,用膝盖向对方进攻。进攻方法多种多样,可磕、压、顶、砸等。游戏规则为谁被对方磕倒或双脚着地即输。

31.拾子儿 :(室内)

拾子儿多为女孩玩的一种游戏。玩时,几个人就地选若干块石子,先由一人将石子撒散开,遂将一子抛起,同时迅速抓起地面的石子,再马上接住抛起的石子。有时拾单、有时拾双,拾多者为胜。拾子时,手不准触及不该拾的子儿,否则,失败了,改换别人拾子儿,依次轮换。也有的用布缝制的小沙袋代替石子。

32.推铁环

用较粗的铁丝弯一大圆环,再用铁丝弯一铁钩,铁钩的下端弯成U状,上端握手中,下端U状钩扣依铁环推其前进。也有的在铁环上套一个或若干个小铜环儿以便铁环滚动时铃铃作响。玩时,边走边推铁环,也有边跑边推者。比赛时,一般比谁推得远、推得快,铁环倒地为输。其他玩法,有原地转圈、拐弯、推上坡等。

33.投纸牌

纸牌子多为硬纸叠成,其形多为长方形,也有三角形的,有单面、双面之分。玩时,一般是一方先将纸牌摆放地上,另一方寻找纸牌与地面的缝隙,又叫窍儿,然后用自己手中的牌用力掷地扇砸对方的牌。若将对方的牌扇翻个,则胜,对方的牌归己;若扇不翻,则轮换,直至决出胜者。

34.翻绳

翻绳多为女孩玩耍。玩法分一人玩和双人玩。玩时,用一线绳将绳系成圈状,套于手指上,通过手指的穿插、交错、缠绕等手法,使绳变换成各种形状,如降落伞、太阳、锯、鱼、天窗、面条、豆箕儿、牛槽、担架等。

35.剪子包袱锤

玩时,食指与中指同时伸出代表剪子,握拳代表锤子、五指伸开代表包袱。规则是:剪子胜包袱、包袱胜锤子、锤子胜剪子。游戏人数不限,大家一起喊:剪子、包袱、锤的,喊的同时伸手决出胜负。

36.玻璃球:

双人玩或多人玩。玩时,先在地上画一条线,在离线3左右挖一坑,参赛者依次向坑内掷琉璃蛋,先击坑内的开球。弹球时可用溜、点等方法,击中对方为胜,击不中,由第二人接着弹球。如此轮流,最后看谁击中的多,击中多者为胜。

37.丢手绢

多人围圈向内坐,选一人拿手绢在圈外绕行,边走边与众人一起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儿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行进中,悄悄将手绢丢于一人背后。如果此人发现应立即捡起手绢追逐丢手绢者。若追上,丢者需重丢;若追不上或丢者转一圈仍未被发现已将手绢丢下,则罚被丢者站在圈中唱一支歌或表演一个节目。然后,轮换再来。

38.徒手拔河

在地上划一线为界,两人以脚外侧相抵面对而站,然后寻机抓对方手,抓住后用力或利用技巧将对方拉过界即胜。人多时,可分两组,搂腰相连。

39. 舞龙灯:

  利用稻草、竹筒或雪碧瓶制一个象征性的“龙头”,再制出“龙身”(稻草“龙身”用稻草扎成大约20厘米长的草扎若干个,中间穿上一根绳子,若给小班小朋友玩可不穿绳),用小竹竿或木棍插进“龙头”、“龙身”,让小朋友举着舞,可以两条“龙”嬉戏,乐在其中。

40.呼拉圈

儿童、成人均可玩,玩时将一个或多个呼拉圈套在腰间,先用手发起来,然后扭腰摆臀,利用惯性,使呼拉圈旋转,是一种健身游戏。

41.赶小猪:

小朋友手持羽毛球拍子或竹竿做赶小猪者,用皮球或易拉罐做小猪。赶小猪者用羽毛球拍子或竹竿将小猪向前滚动。可以开展竞赛,比比谁的小猪先赶回家。

42.揪尾巴:

小朋友将花手绢或彩色布条系在腰间,当作尾巴。一游戏者去揪孩子另一游戏者腰后的尾巴,双方躲闪,不让对方揪到自己的尾巴。也可以多个游戏者同时揪尾巴, 训练孩子躲闪的能力及动作的灵敏性。

43. 挤“油渣”:

几个小朋友靠墙而立,用肩部的力量向中间挤,被挤出的人向旁边去,再向中间挤,如此反复进行。如果让小朋友边念儿歌边游戏,更能增添情趣,并培养协作精神。

44.两人三组走:

两个小朋友并排站在一起,用绳子系住紧靠的双腿,步调一致的向前走。此游戏也可多人多足走。

45.踩高跷:

将纸管或雪碧瓶的两侧凿两个洞,用绳子穿过打结做高跷。小朋友将脚踩在高跷上,手提绳子向前走,看谁走得又稳又快。

46. 堆馒头:

  小朋友边念儿歌,边轮流伸出右手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状),第一人伸出后,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第三人握住第二人的拇指……直到最高处。

47. 蚊子叮手:

 小朋友随儿歌,将做捏东西状的手叠放至另一人的手背上,依次叠高,直到无法够着为止。

附儿歌:哎呀呀,怎么了?蚂蚁咬,咬哪里?快点爬上来!M(P1{Cl%z&j?"HRjc'A文化绿城双语小学

48.五子棋:

在纸上或者地上划一个棋盘,用10个贝壳做棋子。贝壳的正反面可以代表两方。

49.民间体育活动--抖空竹

空竹,以竹木为材料制成,中空,因而得名,清代曾与空钟混称,俗称响葫芦,江南又称之为扯铃,以北京、天津所产的最为著名。

空竹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中就有空竹玩法和制作方法记述,明定陵亦有出土的文物为证,可见抖空竹在民间流行的历史至少在600年以上。

空竹为圆盘状,中有木轴,以竹棍系线绳缠绕木轴拽拉抖动。空竹分为单轮(木轴一端为圆盘)和双轮(木轴两端各有一圆盘)两种。圆盘四周有哨口,以一个大哨口为低音孔,若干小哨口为高音孔,分为双响、四响、六响,直至三十六响。拽拉抖动空竹时,各哨同时发音,高亢雄浑,声入云表。

抖空竹的技术技巧如“金鸡上架”、“翻山越岭”、“织女纺线”、“夜观银河”、“二郎担山”、“抬头望月”、“鲤鱼摆尾”、“童子拜月”、“鹞子翻身”、“彩云追月”、“海底捞月”、“青云直上”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其中“蚂蚁上树”系将长绳一端系于树梢,一端手持,另有一人抖动一只空竹,迅速将飞转的空竹抛向长绳,持绳者用力拉动长绳,将空竹抖向五六十米高的空中,待空竹落下时,抖空竹者将其稳稳接住,令观者惊叹不已。

抖空竹是靠四肢巧妙配合完成的运动项目。当双手握杆抖动空竹做各种花样技巧时,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下肢的胯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加之颈椎、腰椎都在不同程度地运动着,因此抖空竹有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50、风 筝

风筝,又称纸鹞、纸鸢,自古与正月的花灯齐名。每当农历二月,旷野空中纸鹞点点。风筝比赛,比赛分成人组(以企事业单位为主)、少儿组(中小学校为主),有硬翅、软翅、硬翅长串、软翅长串等项目,分别赛高度和花式。

51、“高脚马”是湖南省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广为爱好的体育活动,最早是少数民族群众在下雨天为防止泥水打湿鞋袜,作为走村串户的代步工具,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在节庆活动中进行竞速、对抗的传统体育比赛项目.

高脚马由两根杆组成,杆为竹、木或其它硬质材料制成(简称杆).高脚杆高度不限,从杆底部向上30-40cm处加制踏蹬,踏蹬高度的丈量从杆底至踏蹬与杆支点的上沿.

52、抽陀螺游戏

抽陀螺的游戏历史久远,据《帝京景物略》一书记载,此游戏从明代就已流行。陀螺是一种木质旋出的、像个漏斗上圆下尖样的一个锥形体,在尖头上安有一个小钢珠。为了转起来好看,亦可在陀螺上着几圈环形色彩,转起来就非常好看,另外还需制作一个鞭子,即用约二尺长的一小木棍,在棍的一头系上一根绳或细皮条、布条即可。

玩法:玩时先将鞭子的绳在陀螺上绕几下,然后用劲把鞭绳拉开,同时陀螺放在较平的场地上,让钢珠着地旋转。玩者应用鞭子抽打,使其不停地旋转。有些玩技好的孩子,可一人同时抽打23个陀螺,亦可23人同时各抽陀螺,比谁转的时间最长者为胜利者。抽陀螺游戏是一项盛行于上世纪40年代的男孩游戏,当时老北京的孩子把抽陀螺叫做“抽汉奸”。因那时日本入侵占了北京城,不少汉奸助纣为虐,他们跟日本鬼子一样招人恨,老百姓就借抽陀螺时出气儿。一边抽一边说:“抽汉奸,打汉奸,打败日本,打汉奸。”“抽汉奸,打汉奸,棒子面涨一千。”以解心头之愤恨。

53、抓羊拐游戏

抓羊拐也是女孩们非常爱玩的游戏。所谓“拐”就是羊后腿踝骨的俗称,是表面较光滑又不规则的六面体,其中四面是两组凹凸不平且能立起,一般要准备四个,孩子们把它们洗净并染上红或绿的颜色。另外,还要缝制一个一寸多见方的布包,里面装入绿豆或小石子。

玩法:参赛人一般是24人,常在四合院屋檐下的台阶上或小饭桌上进行。那时有多种玩法不同规则,平常的一种玩法是,先将四个羊拐抓在手里,一转手腕将拐撒在地(桌)上,并同时抓起布包,然后在每抛起一次布包时,要顺序把拐扶正或按倒,并要接住布包不能落地,最后要一次把羊拐抓起,并接住布包即为赢,如果有一次没接着包或没按规则顺序扶好拐就为输,就由另一人接着玩,轮流进行直到赛出结果和名次。这个游戏使孩子们用全身心投入,不仅锤炼了头脑的应变能力,也使孩子的手腕灵活多巧。抓羊拐曾风靡流行,让女孩们无比欢乐,在陶冶情趣中成长。

54、轮滑(旱溜冰)

  

55.拽包游戏

拽包需先找一块三四米长、两米多宽的空场地,在约两米宽的外侧各划一条白线,再缝制一个两寸见方的布包,布包内放些沙土或绿豆,但不可放太硬的石块,以免伤人。

玩法:此游戏可34人参加。三人玩法是在两条线外各站一人负责拿包砍,中间站一人面对手中拿包的人,游戏开始后拿包的人把包拽向中间人的身上,又要不让她接住。只要砍中三次,中间的人没接住包。她就输了,就要“下台”,换那个砍包的人上场,如果被砍的人接住砍过来的包,那么每接住一次就是得一分,可减去被砍中的一次。四人玩法是分成两人一组,线中间站两人,砍法规则相同,两人都被砍下为输,“下台”,由另一组人上场做被砍包人。这个游戏不仅使孩子健身。也是智力的角逐,因为负责砍包的人,要想方设法把包砍在中间人难以接到的部位,站在中间的人要想方设法灵活转身躲包,随时下蹲蹦跳,一方面以防砍中。一方面还想接包。此游戏既在户外锻炼了身体,又加深了小伙伴间的情感。并从中获得极大的乐趣。

56、“邀人过河”游戏

至今我记忆犹新的还有个“邀人过河”游戏。这个游戏还配有动听的曲调,边唱边玩,非常有情趣。

玩法:将参加游戏的人均分成两队,每个队以46人为宜,多些亦可。先用粉笔在平整的场地上划两条直线,两线间留的一米宽作为界线亦称“河”。游戏开始两队的人都对脸站在两条线后。先由任意一队的人拉起手边挥动手臂边前后走动,同时齐唱道:“我们邀请一个人呀!我们邀请一个人呀!”另一队的人拉着手边舞手脚紧跟问道:“你们邀请什么人呀?你们邀请什么人呀?(曲谱同)那一队就唱道,“我们邀请×××(一对方队员姓名)!我们邀×××呀?”被邀的队又唱道“什么人来同她赛呀!什么人来同她赛呀?”邀请的队答唱“×××(本队的一队员名)来同她赛呀!×××来同她赛呀!”唱毕两队参赛的人出列各站在自己一方线后边缘,腿脚不能过线,俩人友好握手后,相互用一只手使劲拉,不许用两只手拉,其他两队队员则高喊:“×××加油,加油”为自己的队员鼓励。俩人看谁能把对方拉出对方白线外过“河”,拉到自己队线内时即为胜。然后另一队为邀人方,按同样规则边歌边舞。往返互邀直到一个队把另一队队员全部拉过“河”时即为胜利者。玩此游戏的窍门是:邀人一方要选力气大些、年岁大些,有技巧的“大腕”,选被邀的人则挑该队中臂力小年岁小、体弱的,此游戏很适合在中小学生中进行,既欢乐有趣又锻炼了孩子们的臂力、毅力和勇气。

57、跳梅花房

参加者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每人准备沙包一个。分别在第一圆和第六圆外面站好:先规定几种跳法。开始时,先由各组第一人按第一种方法,分别从1234554321的顺序跳。成功后,可得10分,若失败,退下来。然后各组第二人按第二种方法跳,以此类推,得分多的一组为冠军。

58、拔腰力

两人两脚平站而对立,上体稍向前倾,手向对方的肩背部伸去,反抱对方的腰部。发令后,双脚利用压与提的巧劲。只要将对方上拔成双脚离地为胜。可采用三局两胜制,人数多可采用淘汰制进行比赛。

59、站如松

在地面上画两条相距50厘米的平行线,两人各站线的一边。站定后,双脚不能移动,伸出双掌相抵。发令后,双方利用向前推送和向后缩让的巧劲,使对方脚掌移离原位即可得分。

60、四方形拔河

组织4支各为8人的队伍,从4个不同方向同时用力拉扯中间呈正方形的绳子,以各队最后1名队员最早将插在一定距离处的小旗拔到手为胜。如果相持超过1分钟,则以各队最后一名队员距离小旗最近为胜者。

61、跳竹竿

3人一组,两人双手各握1根橡皮筋代替竹竿,双膝跪地,“持竿者”发出统一的口令,随着口令的节奏,不断使手中的“竹竿”一开一合,“跳竹竿”者随着竹竿的开合,灵巧、优美地跳跃其间。

62、拉海龟

比赛时在场地中央画两条平行线为“河界”,两人分别位于“河界”两端,一人以绳束腰,两手两膝着地,作“海龟”状。另一人双手紧握绳子另一端。绳子中间系一红带作标志,垂直于“河界”中央处。裁判员一声令下,“海龟”用力向前爬行。执绳者则尽力往后拉。双方以能够将红带拉过“河界”为优胜。

63、划龙船

每组9人,其中8人排成两路。中间共握一根4长的竹竿背对前进方向组成一艘龙船。一人手握竹竿尾当船长。发令后,齐心协力从起点出发,中途不能散架,先跑到终点为胜。

64、马背上的小英雄

把六个废汽车轮胎的四分之一一直线埋在地下。可做四个这样的比赛场地。将参加者分为人数相等的四组,排头先助跑,双手撑轮胎,两脚分开,越过六个汽车轮胎。以此类推,排尾最先完成的组为冠军。

65、短绳双人跑进跑出跳

两人一组,后面人握绳,绳在身后准备好。开始时,绳从后面前摇。第一次绳摇到脚底下时,两人同时并脚跳过绳子,不握绳的跳者接着跑出跳圈。第二次绳摇到脚底下时,只有摇绳者自己一人跳过绳子。第三次摇绳时,跳者立即跑进跳圈,与摇绳人同时跳过第三次摇绳,接着跑出跳绳。第四次同第二次。依次类推。

66、铁环障碍赛

分成四组,呈纵队排列。每组人数不限。障碍一:要求绕过5根平行插入地面相距1.5的竹竿。障碍二:要求通过6008×5cm的砖头铺就的“独木桥”。障碍三:要求钻过一个用竹子搭成的高1.45的隧道。在哪失误就在哪继续比赛,用时最少的组为胜。

67、弹棉花

预备姿势:跳者背向橡皮筋方向站立,离开橡皮筋约半步左右。

动作:(1)右脚屈小腿从上向后钩住橡皮筋落地(橡皮筋钩在脚背部位)。

2)左脚屈小腿从上向后钩住橡皮筋落地(橡皮筋钩在踝关节部位)。

3)右脚屈小腿从上向前跳出橡皮筋落地。

4)左脚屈小腿从上向前跳出橡皮筋落地,还原成预备姿势。

以上动作不断重复,直跳到失误为止,谁跳的时间长谁就是冠军。

68、老鹰盘旋

把参赛者分成若干组.对参加比赛的风筝的形状大小不限,但必须安全、正派、造型力求美观.在裁判长发出起飞命令后30秒种内风筝必须起飞。在裁判长发出起飞命令后30秒种内,允许有一次障碍飞行。飞行高度必须限止在100以下。哪位参赛者放飞的风筝时间最长就是冠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